苹果在古代叫什么?它有一个很唯美的雅称,日本至今仍在沿用!

文化   2024-11-13 17:19   安徽  

 

日常生活中,苹果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也是人们最爱吃的水果之一。据古代医书记载,苹果富有丰富的营养,还有着水果之王的美誉。

《滇南本草》记载“苹果生津、润肺、解暑、开胃、醒酒,可治筋骨疼痛等。”

有句俗话说得好,一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医师,西方人更是将苹果称作为减肥瘦身的必备品,还诞生了“苹果日”这么一个节食日,可见人们对苹果的喜爱。

但你知道吗,在古代,苹果可不单单只是叫苹果,它还有着一个比较唯美的雅称;日本由于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到现在仍在使用。

那么古代是怎么称呼苹果的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看看“苹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受到古印度佛经的影响,苹果在古代被人们称作为“频婆果”;经过汉语文化的演变,就变成了苹婆果,乃至现在的苹果。

‌苹果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王世懋的《学圃余疏》,其中提到“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这说明苹果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苹婆果”,后来简化为“苹果”。‌‌

但其实在历史上,苹果的名字并不那么单一,除了“频婆果”、“苹婆果”、以及“苹果”之外,苹果还有着另外两种叫法。

中国古代土生土长的苹果,被人们称作为“柰”或“林檎”。

柰,与忍耐的耐字同音,在汉语中的意思,指的是苹果中的一种。通称“柰子”;亦称“花红”、“沙果”。

李时珍说:“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青者为绿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类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说“林檎有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小者味涩为梣。”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古人对苹果这个水果之王的称呼,并不怎么单一,它还有着“柰”、“林檎”等称呼。本文主要说的,就是“林檎”这个称呼。

苹果名称最早见于‌明代‌王世懋的《‌学圃余疏》,当时称为“‌苹婆果”,但实际上指的是另一种‌亚热带坚果,与我们现在的苹果不同‌。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其实并没有“苹果”这种叫法,而古人们叫的最多的,其实是“林檎”。古谓之“柰”,“林檎”,“来檎”、“联珠果”、“频婆”、“严波”、“超凡子”、“天然子”、“苹婆”等。

林檎在古代的栽种,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很多人看到“林檎”这个名字,都有些疑惑不解,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是因为林檎这种水果味道甜美,通常能吸引到很多飞禽前来林中,因此才被人们称作为“林檎”。

众所周知,日本的各方面文化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前来中国学习的日本人多不胜数,他们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还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带回了日本,使得汉人文化影响了日本世世代代。

时至今日,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日语中的“林檎”即为苹果(ringo)。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教堂
专注于国学历史、野史典故分享,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