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某汽车团战士在执行任务间隙生火取暖。蔡畅供图
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某汽车团战士凿冰取水。蔡畅供图重回老部队,看见荣誉室展柜里那些熟悉又亲切的老物件,许多往事蓦然涌上心头。我于1959年入伍,是青藏线上第一代汽车兵。那时,我们开的是国外生产的“依发”牌卡车。不少老司机根据驾驶经验定了很多“规矩”:不能低温发动,不能短距离换挡……青藏公路本来就难行,还要面对这些“条条框框”,让我们的工作难上加难。当时有句顺口溜:“西宁到拉萨,一路大‘依发’”,形容的就是青藏线上“依发”卡车沿途抛锚的场景。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区,冬天车辆机油常被冻住,我们只能在出车前,提前在每台车的变速箱、发动机下点一堆火,融化机油。由于蓄电池容易老化,启动车辆要靠人力摇动手柄。高原上空气稀薄,摇上一两分钟就觉得头晕目眩,大家只能轮流来。等整个车队的车辆全部启动,我们常常已经筋疲力尽。相较之下,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更大的挑战。当时,青藏公路还是简易公路,路上经常出现碎石、遇到塌陷,沿线的兵站还不多,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可战友们总是乐呵呵地说:“头枕昆仑顶,脚踏怒江头,铺大地、盖青天,睡得真香甜。”如今回想起来,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砺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支撑我们战天斗地、闯过一个个难关。1961年初,我第一次执行任务,就遇到罕见的雪灾。车队还没到通天河,雨雪交加中路面积雪越来越厚,能有半米深。这样的路况,车辆根本动弹不了。可任务在身,车不能停,人更不能停。干部带领大家奋力铲雪。为了不让发动机、油箱被冻住,我们把身上穿的军大衣、棉衣都盖在引擎上,用破布和烂棉花蘸上柴油烤油箱。雪不停地从天上往下“倒”,我们刚刚清理出一小段道路,不一会儿又被积雪盖住。车辆抛锚,就十几个人合力把车往前推。零下20摄氏度,大家竟然热得出了汗,汗水从额头顺着脸颊往下淌。我们白天拼命铲雪“通路”,晚上用红柳枝搭起简易帐篷,裹着大衣入睡。经过14个昼夜的“战斗”,我们终于冲破“雪障”。当时,类似的险情常常发生。那年8月,我们执行一次紧急运输任务。夏季,是青藏高原的雨水多发季。那一天突降暴雨,我们行驶至五道梁时遭遇洪水险情,整个车队被困。为了抢运物资,等不及雨停后水势完全退去,大家一致商定推车前行。几个人推不动,就一个班的人来推;没力气了,就歇会儿继续推;手磨破了,也顾不得包扎……我们推车前行了十几公里,直至车辆能正常行驶。青藏公路作为进出藏运输的“大动脉”,承担着高强度的运输功能。当年,车队每年有大半年在青藏公路上奔波,战友们几乎都有“职业病”和“高原病”。然而,翻过高山、穿过风雪、蹚过洪水,再苦再累,我们也将物资“分毫不少”送达,这就是我们高原汽车兵一路驰骋的意义所在。再次回望这段艰苦岁月,我还是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让我更高兴的是,在荣誉室,我看到立功人员名单,有老战友,更多的是新名字。我相信,这片土地上,属于高原汽车兵的英雄故事,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