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在宁都县博物馆展柜里,有一张泛黄的请柬。请柬原来是用信封装着的,信封上印着“中央人民政府缄”几个字,收件人写着“江西 龚远林 代表”7个毛笔行书体字样,信的左上角盖有“急件”“密件”两方红色印章。印制精美的请柬上印有“订于一九五一年九月三十日下午七时在怀仁堂举行招待会 敬请光临”等字,并注明“凭柬入场”,落款人为毛泽东。
“这是一张珍贵的请柬,背后是毛泽东与宁都人民血浓于水的革命故事。这个故事在宁都大地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日前,宁都县博物馆副馆长曾晨英介绍说。
曾晨英说,这张请柬是1951年9月的一天送达宁都县黄陂区委的。因为信件是急件加密件,区委书记郭庆和赶紧通知家住蔡江的龚远林到区委来领取,并由郭庆和亲手交到龚远林手中。
蔡江距黄陂10公里左右。得到通知后,龚远林急忙赶到郭庆和办公室。龚远林接过这封信,小心翼翼地拆开。当看到请柬的内容后,龚远林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激动地喃喃自语道:“毛主席,20年了,您还记得我呀!”
为何毛泽东要邀请龚远林参加在北京怀仁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呢?这还得从中央苏区时期说起。
时光回到1931年8月,那时的龚远林24岁,高大魁梧,有一身好功夫。他当时担任蔡江游击队队长,率领游击队员配合红军作战,打击牵制敌人。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黄陂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军第八师毛炳文部进占黄陂。龚远林带领队员在黄陂周边地区日夜活动,随时掌握敌情,及时向红军报告。
1931年8月10日,蔡江游击队派出去侦察敌情的邹怀金回来报告说,兴国的江口、桐林迳一带来了许多背驳壳枪的敌军。
听到敌情后,龚远林连夜集合游击队,进行战斗动员和部署,并带领队员们前往兴国通向蔡江的必经之路——拿摩坳桥头的山上挖壕沟。
第二天一早,龚远林率领游击队员300余人,扛着土炮、土枪、梭镖,隐蔽在壕沟里和路边的树林中,准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龚远林安排两门“猪子炮”和5名洋枪手瞄准敌人必经之路的木桥,其余的火力则对准大路,以阻击敌人的退路。
中午时分,敌军果真到来。龚远林紧盯敌军动向,当敌军先头部队走到桥中央时,龚远林一挥手,5名洋枪手一阵射击,两门“猪子炮”同时发射炮弹,随着轰隆声,桥上的敌军纷纷掉入河中。刹那间,埋伏在附近山头的土炮、土枪一齐朝大路开火,此时喊杀声、枪炮声响彻整个河谷。敌人遭到袭击后,一下子乱了阵脚。而龚远林率领游击队则边打边走,想方设法把敌军引入深山。虽敌众我寡,但游击队将敌人迟滞在此近两个小时。他们事后才得知,这支敌军是国民党军第六师赵观涛部,此次行军目的是增援敌毛炳文部。
通过这次战斗,龚远林率领的游击队为红军作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待战斗结束赵观涛部再集合队伍赶到黄陂时,毛炳文部已败。就此,龚远林为黄陂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革命已成功,毛主席没有忘记那段烽火岁月,没有忘记曾经并肩战斗在一起的宁都人民。”曾晨英说。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如昨。龚远林抚摸着请柬,回忆起往日战斗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带着宁都人民对毛主席、党中央的深情厚谊,龚远林走山路、乘汽车、坐火车,一路辗转来到了北京。
1951年9月30日19时,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灯火璀璨,欢乐喜庆。龚远林佩戴“中央老根据地人民代表团”证章,健步走进了怀仁堂。
毛泽东和来自全国各地苏区的代表们一一握手。当走到龚远林身边时,毛泽东紧紧地握住龚远林的手,亲切地说,龚远林同志,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欢迎!苏区时期,宁都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永远忘不了啊!
第二天,龚远林以中央老根据地人民代表团成员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同来自全国各苏区的代表站在一起,和毛主席一同观看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典礼。
曾晨英说,苏区时期,宁都是块革命的热土,党在这里领导苏区军民开展革命斗争,发展苏区经济。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爱民,民拥红军,宁都人民和红军风雨同舟,生死与共,革命感情血浓于水,谱写了一曲拥军爱民的赞歌——这张珍贵的请柬就是见证。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