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
近日,首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在于都县拉开帷幕。接着,“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青春分享会在瑞金市隆重举办。从于都县集结大桥、渡江大桥、长征学院、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道到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红井旧址群、二苏大旧址群、长征第一山云石山,长征沿线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青年、大学生和基层青年干部群众代表800余人集结赣南,用脚步丈量革命印记。连续2场行走的“大思政课”受到青年群体热情追捧。线下近千人集结,线上近亿次传播,这堂网红“大思政课”有何不同,又因何“出圈”?首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一个红色精神坐标,集中承载红军长征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是鲜活的思政教材。当青年代表走入革命旧址,他们用双眼看见、用双手触摸、用身体感受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这种吸引力与感染力,真正让课堂“行”在路上,让道理“走”进心里。“大思政课”必须有突出的实践性,要善用之,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课堂的作用在于教学,目的在于育人,所有课堂都离不开实践这条主线。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得越紧密,思政课堂的教学“半径”划得越宽,课堂就越生动鲜活,教育也就越润物无声。优秀青年代表“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他们在革命旧址里,通过编织手工草鞋的方式,感受长征路途中的艰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更明白长征的背后那些鲜活的、可爱的青年,他们是时代的精神丰碑。借助媒体矩阵与流量东风放大影响力,这也是本次活动“破圈”的最强推手。省内与省外联动、青年与干部携手、媒体与流量共促,让“大思政课”破圈入群。这堂网红思政课之所以“大”,就“大”在关注度,“大”在大流量,“大”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青年代表重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