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进阶] 我的诊疗过程:再谈螺旋线与羽毛球发力

体娱   2024-08-20 22:00   福建  
尽管菜鸟写心得,容易贻笑大方,但每有新体会,又忍不住写两句,这毛病可能治不好。不过新入圈的新菜鸟们,其实还是可以稍微观摩一下老菜鸟的成长历程,毕竟真正的高手,要么不会有闲心捣鼓心得,要么写出来也是有更深层次的追求。不像我,一路菜过来,却又实实在在地在缓慢持续进步,对广大菜鸟更有借鉴参考价值。
以上并不是题外话,而是为了引出我对如何自主学习羽毛球发力的一点思考:理论正确,对抗(肌肉)记忆。

一、关于理论正确

鞭打,应该基本是羽毛球发力理论的基础,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可。
但是理解鞭打有一个问题,就是鞭子是身外之物,而身体是自己的。你如果非要抬杠说球拍是身外之物,那说明你对“人拍合一”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身体既要自己挥鞭,又要能量传递,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难以言表。
所以,我一直希望从另外的途径,解决身体熟悉“自我鞭打”的感觉这一难关。终于两年前的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神书《解剖列车》,算是一个契机,通过筋膜链传递,有可能解决该问题。
而《解剖列车》厚厚一大本,看得人头皮发麻,用我浅薄的认知,最终认为,人体筋膜链中的“螺旋线”,应该是鞭打发力最主要的能量传递来源。
翻看了很多羽毛球运动研究的论文,很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通过筋膜链传递发力的角度研究羽毛球发力的,电脑中存放的唯一篇,是《螺旋链核心激活训练在标枪专项训练中的应用研究》,道理基本也是相通的。当然本人不是搞运动研究出身,也可能是我找资料的能力有限,但如果真没有此类论文,倒是为体育研究生们提供一个课题研究。

二、关于对抗肌肉记忆

所有的教学视频,都在讲侧身、蹬地、转髋、顶胸、转肩、顶肘、内旋等等,作为协调能力一般的菜鸟,打了十来年球,瞪着视频学,真的就是捡了这个丢了那个,身体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思想,你让它们乖乖地排着队一个个来,偏不,不是先动手,就是甩大臂,再就是侧身不足,架拍松散,等等,真的就是一堆散装关节。
如此运行了多年的肌肉,它们终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行动习惯,练成了强悍的错误的肌肉记忆。
可以说,我的所有努力,都在对抗这些该死的肌肉记忆。我寻找的,是一柄利剑,能够一剑封喉,斩断过往的(肌肉)记忆。
找到了么?不敢说太满,起码算是有个方向吧。

三、这个方向的前提

上一篇文章提到“逆挥拍”(这个提法算是哗众取宠了),说到击球的实质,是拍杆弯扭形变,释放,把球弹出去,得到明确反对。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不明白力的鞭打传导或者波传导,而是我认为,羽毛球发力,是分为蓄力、释放、击球,三个部分的,传导可以归于蓄力阶段,而弹射仅仅是指释放和击球。
一、蓄力
引用一篇文章《[高级进阶正手技术的细节建议》(作者中羽在线论坛sunqingya)的观点:“我的老师跟我说,传统对引拍和挥拍的定义,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是相对片面的。挥拍,挥的是拍子,而传统定义的挥拍是从倒拍完成后开始的,那个挥的实际上是手臂以及拍子。真正意义上的挥拍就是所有力量传递到手上后,加力内旋挥拍的那么短短一瞬,之前其实都应该算是引拍过程。所以,引拍,仔细解释的话,是引导力量到拍子上的意思。
所以,引拍的核心,其实就是将力量,从脚尖,呈波状一直传递到指尖的这个过程。所谓鞭打发力,指得就是这个。但是传统的定义也并不能说是错的,因为拍子的加速确实也是从倒拍后,或者说肘部到位以后开始的,只不过内旋那一下是最大速度而已。”
换句话说,“循环圈”(这个名词如果不熟悉,可以看之前文章)打开之前,一直都是蓄力阶段,而“循环圈”是何时构建的?其实是倒拍时开始,球拍后倒与大小臂一同构建一个不太规则的“圈圈”,身体的传导相对较长、球拍的蓄力过程比较短暂,后倒后很快就挥到达临界点,之后就是打开释放。
二、释放
观看高手打球,球拍必定有一个后倒,停顿,然后才是弹出击球。对球拍的“正方向”加速度开始的时刻,就是弯扭的拍杆伸直、转正的时刻,完全伸直、转正的瞬间,弹性应力彻底释放消失,加速度为0。这一瞬间,就是击球的瞬间,稍微早一点、晚一点,应该也没太大问题,应用场景和效果略有差异吧,个人倾向于无论什么技术的击球,都应该偏早一点触球。特别时正手高远击球,应该确定是偏早一点,即将伸直、转正时,在加速度为0之前就触球,完全转正时,球已离开球拍,这一点李宇轩曾经有过讲述,不再赘述。
三、击球
为何要把释放和击球分开说,因为释放是一个过程,就是球拍(严格讲是拍头)的加速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倒拍后,手腕到位锁住,拍杆由弯扭伸直转正开始的,是一个持续加速的过程,而击球则是拍头加速到最快时(或非常接近最快时,这个过程没有细细研究过),拍网触球,羽毛球“吃”进拍网,形成一个“蹦床效应”,再把球弹出去,这一过程极其短促,形变极小,不易察觉。
只有你认可并清晰认识到上述三个过程,才有继续往下看的必要。因为这三个过程,无论看什么教学视频都很难察觉、细分,哪怕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极慢镜头也不行(慢镜头反而会让人丢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节奏),只有自己的身体能够体会其中细微的变化,而身体的感受,才正是我们苦苦寻找最深层的东西。
四、螺旋线能解决什么问题
前戏有点长哈,但它确实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击球发力的顺滑。
我去看发力医生,主要解决羽毛球发力问题:
医生:都有什么问题?
我:架拍松散、侧身不足、转髋不够、挺胸不足、转身卡肩、甩大臂(大臂主动发力)、手先动、无弹射。
医生:看的出来,基本上业余爱好者能患的病,你都有。
我:是啊,可有药方?
医生:首先,你能看出来自己有病,这个很难得啊。
我:久病成医,苦于无药。
医生:有的。
我:快快讲来。
医生:筋膜链,螺旋线疗法。
我:能解决哪几个毛病?
医生:基本上每一个。
我:这么神奇?还这么严谨,基本上?
医生:对,说每一个,是因为力传导、释放的环节,都能解决,还剩一个,放进来可能不妥。
我:哪一个?
医生:击球。
我:愿闻其详。
医生:如果细细将来,怕是一部长篇,我尽量精炼。
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高尚的羽球人愿意花这个时间。
(一)发力的起点:框架
医生:先看一幅图。
我:黛玉刺绣,漂亮......不过,没听说黛玉会打羽毛球啊。
医生:。。。你想一想,刺绣的丝绸如果比作筋膜链,松松散散的一块丝绸,能拿来直接绣花吗?
我:我自然不能,就是不知道高手能不能。
医生:黛玉这样的高手也不能,所以她需要一个“花绷子”,把丝绸绷起来,形成一个弹性十足的平面,才能下针。
我:这跟打球有啥关系?
医生:有,架拍。你的第一个问题是架拍松散,用松散的架拍打球,就相当于是在一块散乱的丝绸上刺绣,无处下针。
我:喔,有点道理,那架拍该怎么绷起来呢?
医生:昂首挺胸,侧身高举。
我:我看羽坛GOAT林老汉没这么复杂呢。
医生:学蛋神别学他本人,因为他是神,所以会中途变身,在举拍过程中绷紧架构,一般人学不来。要学就学女版的林丹,比如安洗莹
我:安洗莹我也学不会,架起来看着行,打起来还是松的。
医生:得其形未得其神。检验架拍的一个小技巧:肘尖能感受到大臂下侧筋膜的拉伸弹性,即为有效架拍。
我:我试试。。。似乎要把肘关节尽量往远处伸才行。
医生:没错!往远处伸是其一,角度上,要跟挺胸形成的圆弧的切线连成一体,身体整个微微的有点弹性。
我:这就是刘辉教练经常强调的,框架?
医生:你看的医生挺多啊。
我:惭愧。我再多问一句哈,我看一众高手,架拍的拍面千奇百怪,有的拍面朝内(照镜子、砍刀式),有的拍面朝外(李宇轩),还有的朝前,到底哪种是对的呀?
医生:求其神,不求其形。所有的架构,最终在倒拍过程中,都会变成砍刀式,因为需要球拍先外旋蓄力,再内旋释放。如何架构,没有对错,纯属个人习惯罢了。
我:了然。
(二)发力的核心:旋转
医生:架拍框架完成,接下来就是力传导,把核心的力量,准确说是速度和能量,传递到手腕、手指,最终是拍头。
我:对,这里我的问题就是转身卡肩膀,觉得不顺。架拍也有弹性了,但是一旦转身,总感觉身体和肩膀、大臂是两部分,会掰扯肩膀,严重时会肩膀疼。
医生:旋转的轴线错了。其实你问错了问题,现在还没轮到转身卡肩膀,转髋、挺胸、侧身你解决了吗,就问这个问题?
我:我这不是着急吗,这个问题最严重。转髋、挺胸、侧身不足,无非是力量不足,但是转身卡肩膀这个真疼啊。
医生:还是那句话,旋转的轴线错了,或者说,没有把关节前后的两部分,放到同一个旋转轴线上来。
我:没有把关节前后的两部分,放到同一个旋转轴线上来。。。有点深奥,我还不太理解。
医生:今天讲的够多了,下次再详细谈吧,上边说的能理解,并且严格做到,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好的,我再细细揣摩一下,回头见。

我的诊疗过程:再谈螺旋线与羽毛球发力 (二)

我再次来到诊所,面见医生。
我:医生,你好。上次你说到羽毛球架拍的框架,回去之后我认真揣摩了许久。发现框架的搭建如果想要做到有弹性,确实非常非常的难。
医生:说难其实也不是特别难,而是说我们首先得有搭建框架,构建一个弹性平面的意识。没有这个意识,你所有的架拍都有可能是无效架拍。
我:意识决定了行为。
医生:没错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对的。或者说我们要知道什么地方没有做对,我们才有可能去往对的方向做。业余爱好者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知道自己没做对这个核心的问题。
我:这个道理确实很深刻。我还是想再了解一下架拍的问题,因为我发现你说的肘尖被绷紧的感觉很难找。
医生:非常好!当一个问题不轻易放过,这就意味着学习的深度有保证。我先问你一句,你能区别高架拍和山字架拍之间的优缺点吗?
我:实话实说,不能。
医生:高架拍是山字架拍的精简模式。
我:类似于架拍时拍面朝外,和朝内的区别吗?
医生:没错,架拍时拍面朝着脸,其实也是拍面朝外的,精简模式。因为即便一开始拍面朝外,在引拍,倒拍过程中拍面也会变为朝着面部,成为砍刀式。那么我们一开始朝着的面部就等于是在半路上,等着这个动作。同样的道理,山字架拍在引拍,倒拍的过程中,必定会形成高架拍的架构和样式。
我:这么说,架拍时拍面朝着脸,同时高架拍应该是最优的架拍模式了?
医生:精简可能会略快,但不代表最优。就如同战场杀敌,拉弓射箭。弓箭手是见到敌人以后在开弓,往后拉,松手,射箭!还是一开始就把弓拉开,等着敌人,松手,射箭?
我:不太确定,这方面没有经验。不过看那些影视剧,没有见到一开始就把弓拉开等着的。
医生:没错,因为一开始就把弓拉开等着,不够帅。
我:医生,你是认真的么?
医生:你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打羽毛球难道不是为了帅吗?如果只是为了打的好,打的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爱学熊国宝?熊指导的反手,当年天下无敌。你看多少人只会说他的反手好丑,没有几个人想学。
我:你说的好有道理,我没办法反驳。
医生:不开玩笑,不仅仅是不够帅的问题。一开始就把弓拉开等着,出手的方向,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相反从一个自然状态,反向压缩一下,能够让肌肉感受到压缩的力量方向,这样更容易找到出手的正确方向。所以业余爱好者建议不要轻易精简动作,适当的压缩一下,更能找到手感,而且还更加帅气一些。
我: 也就是说让身体有一个由松到紧,再由紧释放的过程。对吗?
医生:对。只不过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松到紧,其实是非常的短促高效的。业余爱好者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直松着。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准备时身体微微收紧。一旦启动,瞬间崩到紧致,弹射出手。否则如果准备阶段就紧绷着身体,那样会无谓耗费大量的能量,得不偿失。
我:所以说,架拍时并不需要绷得非常紧。只需要在启动的那一瞬间,身体能够马上绷紧就可以了。如同一根绳子,不需要一开始就把他拉的非常的用力,只需要它是直的,但没有拉力。在我需要拉的时候稍微一动,它就能够反馈拉力。
医生:你已经得到了架拍的精髓!
我:谢谢医生。我还是先把架拍练好了再来找你问其他的问题吧。
医生:哈哈,好啊。很有可能,当你把架拍练好了,你会发现其他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儿了。
我:原来只是一个架架拍都有这么多的学问。能给总结的精炼一点吗?
医生:昂首挺胸,高举远伸。昂首挺胸是为了把架拍的手快速的放在身体胸部平面的后侧,这样才能形成身体的核心带动持拍手的一种状态。否则身体需要旋转很大的幅度,才能拉紧手臂到手腕手指的筋膜线,甚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拉紧,而只是你的手臂主动发力在击球而已。
同样的道理,高举是因为身体和大臂之间的筋膜必须在手臂抬起的时候才能够连通。远伸也是为了把这条筋膜链呈现出一种绳子被拉成直线的状态,可以略略有弹性。这样身体稍微旋转拉紧,弹性的力量就能在筋膜链内部贯通,从而第一时间实现核心带动手指挥拍。这就是张连营指导,无时无刻不挂在嘴边的,直接用腰打球。
我:谢谢医生,不虚此行。

中羽在线
欢迎关注中羽在线,您可以第一时间查看羽坛动态,在超人气的社区与球友交流。每周您还将收到社区精选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