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学制缩短培养前置
大四修完博士阶段70%以上课程
优选导师待遇提升
全院最优秀导师团队任选
大四每月可领千元补助
······
从本学期初起
天津大学化工人才培养
实行“3+1+4”本博贯通的
超常规培养方案
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提速
“3+1+4”本博贯通,即“3年本科阶段+1年贯通阶段+4年博士阶段”,学生在完成三年的本科学习取得直博资格后即在大四提前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按照培养方案,这一年,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修完博士阶段70%以上的课程,并进入导师实验室开始科研工作。相较于传统的4年本科+3年硕士+4年博士,或者4年本科+5年博士,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周期缩短1到3年。
与此同时,学生在本科第四学年开展本博贯通课程学习及科研工作,即可享受不少于1000元/月的助学金资助,博士一年级即可享受不少于4000元/月的助学金资助,同时优先享有学院公派出国、国际会议交流等机会,全方位保障、激励引领学生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据悉,天津大学近两年来陆续完成了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校级层面从体制机制上打通了本研阶段的课程体系。化工学院院长范晓彬教授介绍说,化工学院“3+1+4”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即针对现有培养中,跨学段课程体系、连续性科研及奖助支持体系统筹规划不足等突出问题,按照“强化数理、夯实专业、加强实践、综合提升”的总体思路,旨在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超常规培养。
该计划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已首批遴选出了19名学术潜质优秀的本博贯通生,按照“一生一案”的培养方案进入博士阶段的培养。
今年大四的刘亚鑫即是首批19名本博贯通生之一。这位出自化工“领军班”的同学,在导师付东龙教授眼中是一个“有想法”“具有科研主动性”的学生。本学期,刘亚鑫已经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了《应用泛函分析》《固体表面化学》《学术交流英语》《催化剂工程》这些博士阶段的课程。目前刘亚鑫正在一边学习专业课一边进入付东龙所在的“新能源化工团队”做科研。
刘亚鑫在进行实验操作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塑料催化转化和化工过程原位可视化表征。亚鑫的博士课题是‘催化反应传热机制的可视化谱学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科研方向,他正在做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付东龙教授介绍说,除了量身定制的课程外,他还给亚鑫布置了做科研综述及一些重复性实验的任务,以让他尽快完成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学习方式的转变,适应科研工作,而这个过程一般是学生在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用3个月到1年的时间来完成,对亚鑫的培养至少提前了一年。
“早发现、早培养,发挥大师博学高身正的榜样示范效应,让最优秀的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学生,首批我们选聘了49名讲席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顶尖师资组建导师队伍。学生经过实验室轮转、师生互选等环节,进入导师团队,实现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拔尖人才长周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化工学院副院长刘国柱教授介绍说,课程上也是汇聚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专业课程与促进学科交叉融通的跨学科课程,强化学科前沿引领、科学方法训练和学科交叉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据悉,该计划未来还将推广到校内理学、材料、环境、生物学等相关学科,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当时的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秉承“坚持一流标准,培养一流人才,争创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目标,“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学科评估“四连冠”、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五连冠”,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历经几代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化工领域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影响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提高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合成生物学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奠定我国在人类基因组化学合成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大型填料塔分离技术、医药结晶技术、生物加工技术、新型催化剂与反应技术等多项成果处国际先进水平,在相关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依托优质的学术资源与人才储备,学院已形成具有“海外学历或海外留学经历”的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全英文课程学习体系、国际化教学科研培养体系以及管理服务体系。学院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外国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学院与国际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签署校、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建立国际联合基地(中心),接收外籍博士后和交流交换进修海外学生,提升了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院以来,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院训,在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研究设施、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