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前39年—41年),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今浙江余姚市)。严光本姓庄,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周的后裔,为避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名讳,后代史学家改其庄姓为严姓。严光为人贤良忠直,从小就好学不倦,在当地享有盛名。
严光在长安求学时与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同窗,并结成好友。当时王莽掌权,国家动荡,西汉更始三年(25年),刘秀起兵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政权,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东汉政权,其间严光积极拥护。刘秀称帝后,严光却选择了隐姓埋名,隐居不仕。
据《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光武帝刘秀曾遣使聘严光,“三反而后至”。刘秀问缘何不愿相助,他回答“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表明了“人各有志,岂能相迫”之意。在拒绝出仕的邀请后,严光最终选定隐居在桐庐境内的富春江畔,“披羊裘垂钓泽中”,过着垂钓隐居的生活。建武十七年(41年),严光离开桐庐回到老家余姚,不久便病逝了。
严先生祠堂
严光不慕功名权势、不贪富贵荣禄的美德为世人所称赞。古往今来,因仰慕严子陵高风而前来拜访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留下了两千余篇不朽佳作。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兴建严光祠堂,并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其隐居垂钓之地富春山麓也由此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