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链球菌溶血素O,到底具有什么临床意义?

健康   2024-10-17 17:54   江苏  






源:基层检验网


抗“O”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简称。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溶解红细胞,所以这种产物取名为“O”溶血素。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O”溶血素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物质存在。为了对抗这一抗原物质,人体就相应地产生另一种抗体来中和这种“O”溶血素,以免生命受到危害。


临床意义


1、抗“O”值超过400单位,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等)会使抗“O”值增高。由于抗“O”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病人抗“O”、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


2、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等病人,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3、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病人,ASO也可增高。


升高: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丹毒、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对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有间接诊断价值、若多次检测结果递增、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可有助于诊断。


(2)少数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等。


(3)寒冷地区、寒冷季节。


降低:

(1)药物性(水杨酸盐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


ASO测定对于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其存在及含量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


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


由于人们常与A族链球菌接触,正常人也存在低效价的抗体,当效价>200IU/ml时,才被认为有诊断价值。


少于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于200IU/ml。大多数新生儿的ASO含量高于其母亲,但在其出生后数周内ASO含量会急剧下降。学龄前儿童的ASO值通常低于100IU/ml,然后随年龄的增加ASO值增加,并在学龄期达到顶峰,成年后ASO值下降。


除了急性阶段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检测不到ASO值的升高。在肾病综合征和抗体缺乏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仅有极低含量的ASO。


类风湿的ASO分为四种血清类型:

(1)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升高、RF阴性时,见于风湿病;

(2)凝集型:ASO正常、RF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

(3)混合型:ASO升高,RF阳性,见于类风湿;

(4)正常型:ASO阴性、RF阴性,可排除类风湿。


据研究,柯萨奇B病毒、高胆固醇血症、溶血、肝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均可呈现非特异性的抗“O”增高,但是滴度不是很高,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如此。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关,感染后引起异常免疫反应。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间,部分参与了感染,因而出现了抗“O”。


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久病体虚”,抵抗力较差,容易收到链球菌的侵袭,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患有咽炎。还有部分关节炎病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这也是合并链球菌感染的原因。抗“O”并不能像血沉、C-反应蛋白一样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衡量治疗效果的指标。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中不作为常规项目。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微信:yilukuaijiankefu),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共19章,收录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按照临床系统功能和疾病分类进行编排,详细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中的应用。


本书重点介绍了检验项目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常、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代谢紊乱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疾病、感染性疾病、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及优生优育诊断的应用,并附有部分典型病例的检验报告单,以帮助读者解读分析检验报告。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广告)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医学检验沙龙
欢迎关注医学检验沙龙平台!检验医学专业资源与您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