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中的霸凌行为

学术   2024-11-30 10:25   陕西  

信息来源:MEPGT

同行评审过程中发生的霸凌是一种被忽视的学术霸凌形式。现有的措施不足以有效限制其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新的举措来保护个体并维护科学的完整性。如果不加以解决,同行评审霸凌将破坏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尤其对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和少数群体造成伤害。

学术霸凌的表现和后果。

图源:网络

01

同行评审霸凌

是学术霸凌的一种普遍形式

学术霸凌是指在实验室、实地考察和会议等学术环境中发生的敌对或有害行为。学术霸凌对个人有许多不利影响。鉴于这些原因,各机构和学术团体正努力减轻学术霸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在改善学术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各种形式的学术霸凌依然未得到充分应对,其中包括同行评审中的霸凌行为。

同行评审霸凌是指评审人在同行评审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公平甚至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它包括非建设性的批评,即在没有提供改进建议的情况下给予严厉或轻蔑的反馈,这与评审人应采取的建设性方法相反。它还包括人身攻击,即评审人对作者进行贬低或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论,而不是专注于研究本身。另一种形式的霸凌是不公平的偏见,这种情况在个人偏见、竞争或利益冲突影响了评审时出现。此外,这也可能涉及双重标准,对某些作者或群体施加更严格的评审标准。这往往导致评审人通过评审过程排斥特定研究人员、主题或观点。故意延迟评审会影响作者的发表时间表,这也可被视为一种霸凌行为。剽窃和思想盗用,即在未经许可或适当引用的情况下使用或窃取作者的想法或数据,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并可以被视为霸凌的形式。

同行评审霸凌对个人有许多负面影响,因为尽管人们可以在不参加会议的情况下建立职业生涯,但没有发表科学论文是无法建立职业生涯的。它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引发压力、焦虑和信心丧失。它还会对研究进展产生负面影响,极端的发表延误可能会危及研究资金、终身教职和晋升机会。如果同行评审霸凌持续存在,可能会通过阻止创新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导致研究质量下降,从而减少科学知识的多样性。

02

同行评审霸凌难以检测和避免

同行评审霸凌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难以被检测到。编辑通常缺乏识别此类行为所需的培训,这可能导致他们即使仔细审查了评审意见,也无法察觉到霸凌行为。此外,同行评审霸凌具有主观性、故意性和针对性,其目的是对特定个体造成伤害或困扰。编辑可能会对看似中立的评审意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些意见对于作者来说可能完全不同。评审人通常了解作者的过往互动和研究成果,并且可以在编辑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作者进行霸凌,因为编辑不了解双方过去的互动。

同行评审霸凌也很难避免,因为同行评审是学者在没有接受正式培训的情况下被期望完成的任务之一,他们可能并不总是意识到自己的评论会对作者造成负面影响。评审人通常也不会因为其工作得到认可,而有些人可能认为提供详细、谨慎、尊重、真实和合乎道德的评审报告是浪费时间。

03

应对同行评审霸凌的措施尚不足够

尽管检测同行评审霸凌存在挑战,但许多期刊已经为评审人和编辑引入了指导方针和政策,以帮助预防霸凌。例如,为了避免有针对性的批评,一些期刊引入了公开同行评审(即发表评审意见)或双盲同行评审(评审人和作者均保持匿名)。此外,一些期刊通过引入“年度最佳评审人”评选或公布评审人名单来认可他们的贡献。

然而,这些措施尚未得到广泛采用,而且一些措施(如双盲同行评审)在小型科学社区中效果有限,因为在这些社区中,个人关系密切,即使不显示作者姓名也可以轻易识别其身份。即使作者设法识别出其霸凌者,也无法保证他们的黑名单会被尊重,因为这取决于编辑和期刊的具体政策。

04

限制同行评审霸凌的建议措施

应对同行评审霸凌的第一步是承认其主观性,并实施问责机制,使作者能够报告霸凌行为,并确保这些报告得到认真对待。期刊还可以考虑与评审人的所在机构联系,告知他们的情况。提供评审人如何撰写伦理评审报告的培训项目也是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为了限制同行评审霸凌,还需要广泛的倡议。研究评估宣言(DORA)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类似的倡议可以帮助解决同行评审中的霸凌问题,尤其是在高影响力期刊中可能更频繁地发生此类行为。

05

同行评审霸凌

影响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同行评审霸凌更有可能影响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和来自边缘化背景的人群。由于这些人群在各自领域中影响力较小,且在获得合法性方面面临障碍,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处理同行评审霸凌并不简单,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如果不加以解决,同行评审霸凌将缩小人才研究者的范围,削弱多样化的观点和创新思维,从而不利于整体研究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学术路漫漫,普通人攀爬学术阶梯,注定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形势总在变化,难度仍在升级!你是不是还在发愁:变化快、信息少、人脉少、科研忙,没有大把时间研究成功上岸的方法……
到底哪些高校、学院、岗位会有坑?都有些坑又如何更好避开?可以进入蔚青学者平台最新推出的“求职口碑”平台,主打一个“真实、有料”

求职分享、避坑吐槽,快快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文章转摘旨在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蔚青学者关注高层次人才求职和学术科研,我们建有各类交流群。


👉 只需轻松几步:


  1.  扫一扫我们的小助手,


2. 备注暗号:“博士/硕士”(嘘🤫 这可是特别通道哦),


3. 即可分别加入对应的【总交流群】【地区交流群】【专业交流群】🎉

博士

硕士


另,有【高校求职】、【科研项目】、【海外人才】交流群可供选择,分享最新招聘信息和科研动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蔚青学者网”

蔚青学者
青年学者学术生涯陪伴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