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博士vs大牛组博士,申请国自然时最大的劣势其实并不是人脉,而是……

学术   2024-11-28 11:30   陕西  

信息来源:睛鸿学术

告诉你一个扎心的事实:普通人和那些在大牛课题组出来的博士相比,申请项目时最大的劣势其实并不是所谓的人脉,而是课题组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的差距。

我知道,提到国自然,很多人总会感叹“关系网”“打招呼”等问题。确实,这种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但必须承认,这几年国自然在改善公平性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出台严格的评审机制,强化透明度,并对违规现象进行严厉处罚。虽然彻底杜绝所有不公现象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也许国自然还无法做到绝对公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国自然已经是当前最公平、最有可能争取到的科研资助之一。

然而,即便假设国自然达到了绝对公平的状态,普通人和大牛课题组的研究者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这里的差距不在于背景和关系,而是在申请标书时,课题组经验的积累。

1. 本子参考:资源差距带来的写作优势

你可能不需要和院士级别的课题组比较,甚至是像我这种有几个成功申请过面上项目的课题组,和普通人相比都能拥有巨大的优势。在我申请青年基金的时候,我手上有将近十个已经中标的本子可以参考,包括导师和师兄的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甚至一些重点项目的申请材料。

这样的资源给我带来了什么?不是说我能照搬他们的内容,而是通过这些范例,我清楚了解申请书的基本结构和规范,知道怎样组织语言才能更符合评审专家的期望。具体来说:

•研究现状怎么写:从篇幅安排到用词选择,甚至连语言的语气,我都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参考。

•研究内容如何组织:研究内容需要拆分成几个模块?每一部分的标题怎么拟定?具体内容应该用什么句式呈现?这些都有明确的方向。

•标书格式:哪里需要加粗、哪里需要用颜色标注,段落和节的划分需要如何安排,所有这些细节,我都有成熟的模板可以套用。

换句话说,标书中除了内容本身是我的原创,其他的写作规范和格式几乎都可以直接参考已有的成功案例。这就好比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普通人可能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索。

2. 为什么课题组的经验积累如此重要?

一个优秀课题组的沉淀,不仅仅在于已有的学术成果,更体现在团队资源对新人的帮助上:

(1)学术生态的形成

•资源丰富: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成功案例,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团队指导:在大牛课题组中,导师和资深成员往往会手把手指导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标书,指出关键环节的潜在问题。

•成功路径的传承:团队中长期形成的写作技巧、研究逻辑、数据展示等隐性知识,往往是普通课题组难以积累的。

(2)经验的“复用性”

•一个成功的标书不仅仅是科研内容的呈现,更是一种模板化的写作经验。这种经验可以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和研究者继承,形成系统性的优势。

(3)内容与格式的双重完善

•普通人可能需要花大量时间琢磨基本的格式规范,而大牛组成员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内容创新上。标书的语言、布局、内容之间的逻辑性,都会比普通组更加流畅和规范。

3. 普通人该如何缩小差距?

虽然资源的差距是现实问题,但普通人也不是没有办法缩小差距,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

(1)多学习成功的标书

•向周围的同行或导师借鉴:即使没有大牛组的资源积累,也可以主动向成功申请过国自然的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写作思路和经验。

•线上公开资源:现在有不少科研公众号、论坛会分享优秀的标书案例,或者分析国自然的申请技巧,可以借助这些渠道弥补经验的不足。

(2)多交流,多请教

•导师和同行的帮助:找到愿意指导你的导师或资深研究者,请他们帮助修改标书,提出改进建议。

•申请团队协作:如果课题组经验不足,可以通过跨团队合作,弥补个人或团队资源的不足。

(3)提前准备,提高熟练度

•早早开始积累申请经验。第一次申请未成功时,认真总结评审意见,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提前收集相关文献、案例和数据,为标书撰写打好基础。

(4)逐步搭建自己的体系

•即使没有现成的标书参考,也可以通过几轮申请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模板。每次改进,都为下一次申请奠定更好的基础。

大牛课题组的资源与支持体系确实让普通科研人员感到“遥不可及”,无论是大牛把关还是平台资源的差距,都会在国自然申请中影响竞争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无法与之竞争。通过合作、学习和不断优化,普通科研人员仍有机会在国自然的舞台上实现突破。

一句话总结:大牛的优势在于平台和体系,而普通人的机会在于不断学习与坚持。资源差距可以弥补,创新和努力才是最终的决胜关键。


学术路漫漫,普通人攀爬学术阶梯,注定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形势总在变化,难度仍在升级!你是不是还在发愁:变化快、信息少、人脉少、科研忙,没有大把时间研究成功上岸的方法……
到底哪些高校、学院、岗位会有坑?都有些坑又如何更好避开?可以进入蔚青学者平台最新推出的“求职口碑”平台,主打一个“真实、有料”

求职分享、避坑吐槽,快快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文章转摘旨在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蔚青学者关注高层次人才求职和学术科研,我们建有各类交流群。


👉 只需轻松几步:


  1.  扫一扫我们的小助手,


2. 备注暗号:“博士/硕士”(嘘🤫 这可是特别通道哦),


3. 即可分别加入对应的【总交流群】【地区交流群】【专业交流群】🎉

博士

硕士


另,有【高校求职】、【科研项目】、【海外人才】交流群可供选择,分享最新招聘信息和科研动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蔚青学者网”

蔚青学者
青年学者学术生涯陪伴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