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力。随着信达生物、正大天晴、威高、云南白药等一批生物医药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投运,以及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逐步建成投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正从一张蓝图“渐变”成美如画的“实景图”。
2024年,闵行区与浦东新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两个重要承载区,着力打造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链接全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示范高地。区政协委员、闵行区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陈斌对此感触颇深。去年,陈斌会同几位政协委员走进辖区内几家生物医药企业访谈调研后,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我区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扶持和整合力度,打响“前湾”大健康品牌名片的建议》的提案,希望能更好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打造品牌名片。陈斌坦言,此前经过多次走访企业,他发现虹桥前湾地区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对此他建议,应加快推进“上海全球创新医疗器械展览培训中心”建设,打造集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展示展览、培训认证、学术交流、创新研发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此外,还应强化与“大零号湾”、临港浦江等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协同联动,加强政策、资源、需求、市场之间的衔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建立孵化器等形式带动产业链发展,前瞻性探索未来产业新赛道。作为上海目前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大零号湾”这个名字象征着科技成果“从0到1”的过程,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科技成果是这里的重点发展对象。“目前,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它如同一把为患者量身定制的钥匙,为他们打开一扇健康之门。”区人大代表,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孙忠达表示,“大零号湾”的生物医药产业有着向精准医疗深度发展的良好基础,应整合更多的资源,从基因层面到细胞层面,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出更多个性化的诊断工具和治疗药物。此外,围绕人工智能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各行业的现象。孙忠达认为,周边高校、科研机构有着强大的人工智能研发能力,能够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快速筛选出有潜力的药物分子,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闵行应建立更多的交叉研究平台,吸引更多既懂生物医药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一条黄浦江,将闵行分割成东西两个地块,东岸的浦江镇是闵行区面积最大的镇,占了全区的1/5。目前,这片区域已集聚3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3M、之江生物、思路迪、因美那、燃石医学、美敦力等国内外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