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经济、城建、科创……区政协委员们都讨论了些啥?会后相关部门已开始沟通!

政务   2025-01-08 18:04   上海  


1月7日,在闵行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分组会议上,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建设和农业农村委员会讨论组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进行讨论,区政协委员们共同为闵行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区建管委、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资源局、区绿容局、区水务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本组讨论。



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开创和美乡村新气象,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在本场讨论中,围绕农业农村相关问题,多位委员把脉支招,出谋划策。


吴君亮委员建议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非道路移动机械油改电,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造册,对排放进行测量监管,排放合格方可使用。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力量,参考充电宝租赁的方式,在闵行区绿化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试点,采取新能源“互联网+机械租赁+动能租赁”的模式,为使用者提供闭环解决方案。将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到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

马琳委员来自农业一线,她在履职过程中注意到,冬春之交农民从河道取水浇灌农作物,如果此时河道水流被污染会造成农作物损毁,让农民遭受巨大损失。她建议相关部门要提前介入,确保河道灌溉用水安全,加强监督;还要加强预警,减少违规操作,加强耕地保护。

汤向荣委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虹桥国家中央商务区建设提质增效”给出建议,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申办高技能人才基地(跨境电商)。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推动跨境电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未来可借助“一带一路”把跨境电商相关课程输出,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5%左右。如何进一步促进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委员会分组会议上,区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

副区长谭瑞琮,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商务委、区国资委、区税务分局等相关负责人参与本组讨论。


闵行区是上海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外商投资的主要集聚区,始终把外向型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它也成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吕吉明委员希望在这之外,关注区内的招商平台,更好地激发园区培育优质企业。

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是提升竞争力的一条必经之路。陈琦委员认为,应设立一些专项的研发基金,支持企业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新产品的研发。在招商方面,他则表示,各区域应有自己的特色,针对某一领域,制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主业态产业政策措施

除了“引进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许多闵行企业开始“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大的发展。

杨旭波委员建议,应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为想要“走出去”的企业链接当地资源,并团结区域内从事法律、税务等专业服务机构,为这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陈星言委员表示:“闵行区中小微企业众多,它们的出海’之路不仅需要‘抱团’,更需要‘借势。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闵行始发,不仅直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设施建设。希望闵行区可以研究相关的产业政策,投入更多的仓储物流资源,促进商贸流通的产业聚集,进而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益,为闵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似乎都是在城市的各经济园区内,而在广袤的乡村,经济发展亦是一块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趋势往往更能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宠物经济’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宋梅虹委员表示,接下来,闵行区将统筹推进光继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五好两宜” 和美乡村建设等。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一支撑,大量资金注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反而有可能成为乡村的负担。


科技委员会分组讨论上,围绕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话题,14位区政协委员先后发言,不仅议现象、提问题,也讲看法、给建议。
副区长可晓林,区政协副主席蔡怿晖,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等相关负责人参与本组讨论。


汤同奎委员认为,留商和招商同样重要,要做好服务留商、感情留商和资本留商,让闵行区留得住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诉求解决机制和为企服务兜底机制”,他认为,对于落后或本该倒闭的企业,政府兜底反而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影响:“企业破产后,原本的厂房、土地、人才等资源才会释放到社会上,凝滞的血液会重新流动起来。”

周运达委员来自区侨联常委,他给出了一组数据:据统计,闵行区现有港澳侨背景的企业近3000家,从海外引进的港澳侨高层次人才超过1200人,港澳侨人士在沪常住后,子女的教育和照护成了他们关注的重点。”由于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收费标准较高,公办学校的教学内容又与来沪前接受的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港澳侨人士子女在沪的学习和生活面临巨大挑战。

“闵行有大量外来人口,如何让他们拥有归属感、幸福感,是我期待的努力方向。”方广清委员紧接着发言,“尤其是在高端科技人才落户政策、子女教育等方面,应给予更大支持。”

在方广清身旁,杨进委员抢到了最后一支话筒:“我想请政府直面回答”。

“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进一步压减,具体次数能否给出量化的数据?”“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应当与哪一部门对接?”“结合重大项目争取适度打开吴泾留白区,区块的土地污染何时启动治理?”杨进一针见血,连抛三问。

针对委员们的提问和建议,现场相关委办局代表都进行了详细记录。“会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已经与我沟通,将会给予我一个及时准确的答复。”杨进说。

记者:臧尊 刘成荣 陈奕宁
编辑/初审:岳顺顺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今日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