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赶鸭人”:出去是鸭苗,回来是肥鸭,多数年轻人没听说过

文摘   2024-11-17 18:58   湖南  

在往昔的岁月里,农村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传统手艺画卷,形形色色的手艺人穿梭其中。

有挑着琳琅满目的货品、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有手持工具、精雕细琢家具的木匠,还有擅长为家禽家畜“净身”的煽匠。


而在南方的很多村子里,曾活跃着这样一群独特的手艺人——“鸭客”,又称“赶鸭人”。估计很多的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只因为这些赶鸭人如今基本已经消失了。

“鸭客”们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与辛劳。通常是一人孤身前行,当然了也有两人结伴而行的,但是多数另外一个就是雇来干活的,或者是跟着师傅学习赶鸭手艺的。

前方引领着数百只鸭苗,那场面颇为壮观。肩上则挑着一个独具匠心的半圆形鸭篷子,这木制作的鸭篷子,堪称他们浪迹天涯的全部家当。


其设计巧妙至极,拉开便是一张可供休憩的床榻,每至夜幕降临,鸭客便在这狭小却温暖的空间里安然入睡;日常行进时,将其推合,又化身行李箱,收纳着衣物、食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

篷顶的上面覆盖着一层塑料布,为其遮风挡雨,后侧开一小窗,以便随时观察鸭群的动向,前方悬挂的煤油马灯,在漆黑的夜里它就宛如一颗指引方向的星辰。

赶鸭人的旅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而且这个手艺也是非常辛苦的。野外的蚊虫犹如凶猛的军团,对他们展开疯狂的侵袭;夜晚若遭遇刮风下雨,鸭篷子漏水更是让人苦不堪言,在那黑灯瞎火之中,还要竭力控制因风雨而骚动不安的鸭群,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赶鸭客的工作,看似是放鸭子,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技术与智慧。出发前,需精心勘察路线,为鸭群规划出适宜的行程与栖息之所,鸭篷子依水而建,每到一处新地,便在田边掘土坑、砌石灶,以田水为源,拾柴生火,淘米煮饭。

饮食方面,若条件允许,便向当地村民购买蔬菜肉食,或以伤残鸭子换取粮食;或者是把沿途鸭子所下的鸭蛋拿来换钱,和村民购买一些食物。

若条件匮乏,就只能以胡豆瓣儿、咸菜、油盐巴果腹,渴了捧起田水畅饮,累了便在树荫下稍作歇息。并且它们往往一出去就是好几个月,直到鸭苗长成大肥鸭子以后,就要开始动身回家了。


而且这赶鸭子也是技术活的,他们都会拿一根长竹竿,上面会绑一根红色的鲜艳的布条,就是用它来指挥领头鸭的。竹竿放下来一拦,前面的鸭群就会停下来;而竹竿一挥舞,队伍继续前行。竹竿点一下,离群的鸭子就会快速归队……

特别是到了夜晚,赶鸭人更是要打起精神,睡觉也不敢太沉了。一来是防人来偷鸭子,二来是怕黄鼠狼或者是其他野兽的偷袭等。

然而,比这一切更令人头疼的,当属鸭群失控闯祸。毕竟鸭子都是牲畜,有时候它们也不听话的,尤其是鸭子在很饿的时候,看到有食物了就容易失控的。

比如鸭子误入他人鱼塘,或与当地鸭群混搅在一起,便会引发诸多麻烦。此时的赶鸭人,必须强压心头的焦急与慌乱,冷静沉着地应对。


面对那些蛮不讲理的“地头蛇”,往往只能忍气吞声,赔礼道歉,递烟赔钱,直至对方满意,方能继续踏上旅程。不然解决不了,那就是个大麻烦了,所以赶鸭人还需要有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懂得随机应变,看人颜色的本领。

不过,时过境迁,“鸭客”这一职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过去物质匮乏,养鸭的话成本高,因为鸭子的食量大。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好,很多的河流、湖泊、水沟里面的各种水生生物多,稻田里的虫子也多,放鸭子的话就能为它们提供足够的食物,这样养鸭户就降低了养殖的成本。

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蓬勃兴起,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鸭苗的孵化与养殖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无需再依赖赶鸭人风餐露宿的放养模式。


再者,农村的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年轻人对这种漂泊辛苦的传统手艺不再青睐,古老的赶鸭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鸭客”的消失,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却也成为了人们心中一段难以忘怀的乡愁记忆。

它见证了农村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先辈们坚韧不拔、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

虽然“鸭客”已渐渐远去,但他们的故事,将永远在乡村的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追溯往昔、缅怀传统的珍贵源泉。

你们见过赶鸭人吗?在你的家乡还有赶鸭人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国学经典之俗语
俗语也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关注我,带你解读不一样的俗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