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344字 预计阅读4分钟
本期专访
人物简介
肖素芬
✦
•
✦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
幼师国培项目首席专家
儿童戏剧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
肖素芬教授,从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工作30年,致力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与儿童戏剧教育在幼儿园、中小学的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戏剧教育高峰论坛并做分享,承担过省内外多所幼儿园、小学的校(园)长及骨干教师儿童戏剧教育师资培训项目,执教的儿童戏剧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成效显著,为儿童戏剧教育在幼儿园、中小学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主持主研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主研省级教改项目10余项,主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7本(含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四川省规划教材2本),发表论文多篇。
戏剧教育,源于初心,成就未来
戏剧教育与现代儿童教育是肖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肖教授认为戏剧教育分为两种理论,即本体论和工具论。本体论旨在培养儿童的核心戏剧经验和素养,通过戏剧活动发展能力;工具论则将戏剧教育作为提升幼儿五大能力(语言、音乐、社会性、健康知识和认知)的策略。在幼儿园实践中,肖教授不仅会观察孩子们的戏剧活动,也会直接参与教学和教研,与教师团队探讨如何将戏剧与语言等领域融合,解决实践中的困难。“戏剧环境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能够鼓励他们勇于去表达自己,培养同理心和合作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孩子们愿意表达自己,学会换位思考,并关注社会问题。”这样的一个环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同理心和合作能力,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在戏剧教育中,肖教授面临着如何将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相融合的挑战。例如,通过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她指出,“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帮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理解彼此。戏剧教育与全人教育紧密相关,旨在培养具备未来发展所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在AI时代,我们更注重提问和信息整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戏剧活动,去探讨社会话题,去理解和接纳不同观点。戏剧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好奇心和不可预知的创意,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其宝贵的。”
(肖素芬教授为正中左一)
在采访过程中,肖教授谈到教育的初心就是努力做一个好教师。她深情说到,“看到学生成长,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肖教授谈到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叫做张卓然的学生。在上《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这门课程时,张卓然同学表现很好,肖教授发现了这个好苗子,指导她参加了全国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两个特等奖。还带她走进幼儿园,去外面做国培讲座,参加研讨会,帮助她成长和锻炼,后来张卓然同学毕业后,参加四川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川渝两地青年教师比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南充市幼儿教师全能比赛获得一等奖以及其他各级奖项。肖教授认为,取得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构建优质的课程体系,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这些课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质课程的支撑。其次,优质的教材也至关重要。这包括她自己参与规划的教材,以及国家级和省级的教材。这些教材是他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最后,无论是教育部还是省教育厅提供的机会,都为他们提供了建设课程的途径。她认为,作为教师,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抓住这些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戏剧与教育的融合:谈创新教学法
肖教授在针对戏剧教育与现代儿童教育创新性融合对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指出:“我觉得包括情感价值,社会性发展,沟通合作,认知能力,换位思考等多方面。我记得有个老师曾经上的一门课叫做《明天会更好》,他当时结合了2008年的地震,以地震创设了情景。所有老师在面对地震来临,和小朋友们一起躲了起来,然后唱歌等,他们就会自然的把情感融入了。”肖教授认为教育戏剧它的一个独特价值,就在于它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参与者主动融入这个情境之下去经历,去体验,去感知,去探究,让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学习。“比如说在《老鼠象》这个绘本里,老师在做相关课程的时候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说地震之后老鼠和大象的身体重合在了一起,老师以老鼠的口吻打给小朋友们一个电话,说她看不到自己的身体,希望小朋友们帮她想个办法,让她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然后小朋友们就会去思考,去寻找解决的方式。从而达到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目的。”
肖教授还提到,戏剧教育对于我们来讲,第一是能更加换位思考,更多的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儿童的问题。大多数成人对儿童的想法是他认为你是怎样你就应该怎么样,但如果通过亲身体验儿童生活,相当于他有了儿童的视角,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第二是能够培养老师们的一个童心与玩性。所有幼儿老师必须要有一个儿童心,要是没有儿童心,就觉得所有都是权威的,教给你这个你就必须要这个。以前基本上都是权威式、输出式的教育,但现在的教育实际上是在转向的,现在的教育更强调的是一种双向的积极的影响。所以肖教授提出要向儿童学习,用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第三是能够将儿童观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师幼互动。
从理论到实践:教师培训课程灵感之源
肖教授在采访过程中还强调了,培训课程的设计必须基于系统化的思维。各类培训课程的侧重点均有不同。首先,须进行详尽的调研。如在园长的培训课程时,需要深入了解幼儿园园长以及参训学员的需求。其次,了解参与培训幼儿园的整体需求。如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这种概念,必须深入理解之后,才能设计课程。除此之外,设计课程还应由点到面。首先是学员,学员背后所代表的是这一类行业的需求。其次,确定培训课程的重点以及目标,分类设计培训课程。还要考虑这个课程采用哪种培训方式,是研讨式的,观摩式,还是实践操作式。在这基础上,还要有培训过程的监管以及培训的评价,来帮助达成培训的目的和主题。最后,依托现有的物质条件,专家资源,实践资源,科研资源等……将培训课程落实。以确保成果的可视化。
除此之外,关于教师培训方面肖教授用“觉察”与“自省”这两个概念来概括戏剧教育的核心,在现代社会,觉察力和沟通能力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现象。觉察力涉及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而沟通则是基于这种觉察的有效交流。戏剧教育在提升这些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学前儿童发展中。通过戏剧活动,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而关于自省,肖教授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戏剧教育提供了一个情境,使我们能够反思人类行为,并在实践中提升师德、学习和育人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帮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和发展。通过戏剧,教育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创造更具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肖教授还表明戏剧教育不仅仅适用于学前,同时也适用于小学,并且戏剧教育作为小学的一种创新教育,在2022年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国家层面就已经把戏剧纳入艺术课程标准中,这也反映出戏剧教育现在是一种趋势,在逐渐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研究成果与贡献
肖教授负责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剧创编与排练》课程被评为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在问及这些课程有哪些特色和创新之处时,肖教授提到,第一个就是它创设了走进真实教育情景的“123+n”教学模式。走进真实教育情境就是开设的课程不仅仅是在高效的课堂里面,还结合到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让他们走到真实的幼儿园,面对真实的儿童,真实的教育情境来进行教学组织实践,同时把他们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1”是一个目标任务,“2”指高校导师和一线导师,“3”是三个任务,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为例,它可以做学前儿童的歌唱活动,学前儿童的韵律活动,学前儿童的打击乐活动,“n”是指学生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给他n个板块来助力他的成长,让他层层递进去完成任务。第二就在于结合到了课程思政,肖教授把它叫做一心二育三进阶五融合。“一心”即学生中心,“二育”指教育和美育,也指育人和育师,“三进阶”即指层层递进,“五融合”指将高校老师和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融合在一起助力课程。第三就是整合拓展教育资源。资源不仅仅是我们课堂内的资源,老师的资源,还包括学生的资源。
(肖素芬教授为图中右一)
寄语学子:以戏剧之眼看世界
在采访的最后肖教授有几句话想送给成师学子:“第一个是要参与戏剧,学会以戏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戏剧有一个理念,它没有标准答案,这就让我们必须保持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参与意识,关系意识,才能够让自身的发展不局限于一条直线,看到这大千世界的美好。第二个是看戏,看一部好戏,沉浸式地去看戏。因为戏剧的很多道理就已经讲在戏里面了,走到戏剧的世界中去感受去感悟去体验去发现,去学会反思、有同理心、学会沟通与合作。”
往期推荐
校园防艾新举措,“同伴教育”讲师来啦
热爱CDNU的每一帧
青春心向党,报国正当时
编辑 | 阿来五且 范晓燕 雍静
图片 | 肖素芬
执行编辑 | 周芹 宁婉妍 张天源
责任编辑 | 杨琴 田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