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01
一、《甘棠》原文
召南·甘棠
02
二、解读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分风、雅、颂三大类,有诗305篇。其中十五国风,有诗160篇。
“召南”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有诗14篇。这里的“召”,不读zhào,读shào。召南,即召国的南方,大体是今天的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交界一带。
甘棠,也叫棠梨,我们当地通常称为杜梨儿,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明白了标题的意思后,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诗文中的几个字词:
蔽芾(fèi):树叶茂密的意思。
勿:不要。
翦:同“剪”,伐,砍伐。
茇(bá):草舍,此处用作动词,是居住的意思。
败:伤害,毁坏。
憩:休息。
拜:拔,攀爬毁坏。
说(shuì):通“税”,休憩。
这是一篇借甘棠树来赞美和怀念召公的诗作。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砍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毁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折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据历史记载,召伯名叫姬奭,是周文王姬发的儿子,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弟弟,辅佐武王在牧野之战中获得了决定性胜利,为西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因功勋卓著,周武王将京畿之地召(今陕西岐山西南)封给姬奭。因此,姬奭又被称为召伯、召公、召康公或召公奭。
后来,周王又将蓟地(今北京一带)封于召伯,建立了燕国。由于需要在朝廷处理重大事务,召伯便派长子姬克前往燕国,自己留在镐京,继续辅佐周王室。
武王逝世成王继位后,周王朝内部曾爆发严重危及周成王统治地位的“管蔡武庚叛乱”,周公联合召公果断东征,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为感谢两位叔叔的忠心辅佐,周成王进行了分陕而治,将陕地以东划归周公旦主管,陕地以西划归姬奭主管。
《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为不辜负周王的知遇之恩,召公常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帮助百姓发展生产。他不想打扰地方官吏和百姓,因此不进官府,不占用民房,在一棵甘棠树下搭起帐篷,决讼断案,处理政事,与布衣们谈农桑话收成,晚上就在树下休息,令百姓们甚为感动。召国百姓爱屋及乌,才留下了《召南·甘棠》这一为他歌功颂德、流芳百世的诗篇,也留下了“甘棠遗爱”的成语典故。
中外历史上,为争夺皇位王权,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召伯,上协助父兄打败了荒淫无道、残暴苛政的商纣王,下辅弼成王、康王开创了四十多年未用刑罚的“成康之治”,为稳固周王朝延续八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道:“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并称赞“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
由此可见,召公姬奭不愧为西周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纵观他的一生,上忠于其君,下爱惜其民,如果剔除封建愚忠思想,他的治国理念和为政举措,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仍不乏深远的现实意义。
03
三、题外话
在我们南砚池村赵氏宗祠里,有一尊字迹已漫漶不清的石碑,刻于大清嘉庆二十四年,碑刻上写有:“余本召伯裔,世居顺天府遵化州石门驿。自元末余高祖立朝被谗,诰命弓氏抱婴儿逃奔……至鸡泽县城南三十里许西砚池村,依刘氏所而居焉,改召为赵,因避难也。”
查《通志·氏族略》得知,召姓源于周文王第五子召伯姬奭,“其食邑于召邑(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后又封于燕,至太子丹时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召为姓,称为召氏。”
据上述史料推断,我们南砚池赵氏的根祖是召伯。召伯的儿子在北京一带建立燕国,其后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虽历经王朝更替,召氏族人仍在这一带开枝散叶、日益壮大。元朝时,我们的高祖召贻谋在朝廷内任带刀护卫,因被奸臣陷害,其后人逃至今天的鸡泽县南砚池村,为了避难,于是改召姓为赵姓。
初冬时节,阳光和煦。诗经文化园内,金黄的落叶铺满了寻诗小径,每一篇落叶中仿佛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漫步其间,诵读着甘棠园墙壁上《召南·甘棠》的优美诗句,我由衷地为有召伯这样品德高尚的先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04
四、“名家”介绍
■来源:鸡泽文化
■版式:郝一凡
■初审:刘 胜
■复审:王荣安
■监制:田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