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乡村变幸福家园 看夹江乡村振兴新实践

政务   2024-11-09 11:53   四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夹江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大战略,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生产宜业、生活和美的美丽乡村,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走进夹江华头镇辕门村,道路宽敞,两旁绿树整齐有序,漂亮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都有小庭院,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地处大山深处的华头镇辕门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限制发展受阻,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成为驻村干部的心头大事。近年来,华头镇通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创新乡村整治新模式,在一系列乡村振兴新实践中,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整治人居环境 乡村面貌绽新颜

付大爷是辕门村集中安置点的首批搬迁户之一,如今年过八旬的他,回忆起搬迁前后的生活变化感慨万分。

“以前我们住在山上,房子老旧,交通不方便。搬到集中安置点已有6年了,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新房子宽敞明亮,交通也方便,孩子们看望我也方便多了。”付大爷对记者说到。

在另一位搬迁户郭大姐的两层的独门小院里,房屋内部装修现代,设施齐全,宽敞明亮。

“以前我们住的是很小的门面房,屋里又窄又破,墙面很多地方都烂了。”说起现在的改变,郭大姐很欣慰,居住环境变好了,生活感觉更幸福知足了。

辕门村党委书记黄德莲表示:“我们村在大山深处,遇到汛期经常会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山上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辕门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制定详细的搬迁安置方案,确保每户村民能得到妥善安置。

为提升村民的居住品质, 辕门村积极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供水全入户,广播电视、通信等信号全覆盖,房屋道路硬化,活动场所、垃圾池、路灯、污水处理、排水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四好”农村公路 联通乡村致富路

起于华头镇杨镇,止于歇马与洪雅三宝交界处的三华路,以前铺的是水泥路,经过多年运行后路面变得不平,行车颠颠簸簸,影响村民出行体验。在华头镇党委、政府推动下进行公路管理维护,道路美化工作。铺设更耐用的沥青路面,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村民出行既安全又便捷。如今,平整宽敞的三华公路沿着山势蜿蜒而上,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农村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是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华头镇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体目标,让它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乡村产业振兴 促农增收致富     

华头镇石斛种植历史悠久,沿着公路,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种植的石斛。近年来,华头镇将石斛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构建“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石斛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约占全国的4.6%,四川的38.7%,产量达0.83万吨,一产产值达2.3亿元。深山“仙草”,成为百姓致富增收“良方”。

石斛不仅种在土里,还能养在院里。辕门村党委书记黄德莲介绍:“石斛不仅具有多样药用价值,其独特的的形态和外观极具观赏性。因此我们引导村民发展石斛庭院经济,让石斛装点庭院的同时,也成为村民增收新途径。”黄德莲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光闲养在家门口的石斛,一年就能有近万元的收入,实现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双赢。

在推动石斛产业发展的同时,当地也注重茶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农户家附近的茶叶种植区,茶花盛开,绿意盎然。通过对加强技术指导、优化种植结构,提升茶叶品质,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茶产业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从人居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备到广大村民富裕富足,小村庄折射出大变化。生态好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富起来,一个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正在逐渐壮大。未来,夹江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化乡村振兴实践,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来源:夹江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唐静 杨蒙鑫

辑:郑重

校稿:董梦雅

责编:季利萍

副总编:王婷

总编辑:汪川

夹江发布
了解千年纸乡、西部瓷都-夹江的窗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7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