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和珅很贪,但为什么不处理他?原因很多人想不到。

体娱   2024-11-20 11:32   河南  

点击上方“娱人乐己”,“星标或置顶公众号”精彩内容,第一时间送达

清朝第一巨贪是谁?那一定是和珅,公元1799年,即嘉庆四年正月,嘉庆假意让和珅为乾隆治丧,实则在背后悄悄布局拿下和珅。

正月十五,嘉庆以二十条大罪将和珅给连根拔起,下旨入狱,随后便下旨抄家,据统计抄家所得总价值8亿两白银,而大清一年的收入才7000多万两,和珅这家产相当于大清15年的收入。

既然和珅这么贪,那乾隆为什么没有处理他?难道乾隆不知道?

乾隆一生功绩无数,但偏偏对和珅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这就让人纳闷了:和珅整天在乾隆眼皮子底下晃悠,乾隆难道真的是“睁眼瞎”,看不出和珅那点手段?其实乾隆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为啥不动和珅?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

首先,此时的大清王朝经过几代皇帝的治理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因此,乾隆的整个治理政策都偏宽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宽严相济,以宽为主”。

这样一来,朝廷上下,气氛和谐,大家伙儿都乐意为乾隆爷效力。当然,这宽松的政策,也给那些想贪点小便宜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和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和珅虽然贪,但是不是脑瘫,他知道乾隆心里有杆秤,只要不触动皇家的根本利益,贪点也就贪点了,于是,和珅开始了他疯狂敛财的一生。

他不仅在朝中广结党羽,还搞起了“产业链”,从盐政到丝绸,从矿产到关税,凡是能捞油水的地儿,都有和珅的手笔。不得不说,和珅简直就是清朝的“商业奇才”,只不过这“才”,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但话又说回来,和珅这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26岁就当上了户部侍郎,什么军机大臣行走、总管内务府大臣、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这都是他的头衔,这里边任何一个头衔给一个人都足以让他荣华富贵一生了,更何况这几个头衔都在和珅一人头上。

和珅其实也很能干,虽然贪,但乾隆暂时还能忍,况且和珅也很会伺候乾隆,知道怎么拿捏他。

和珅大肆捐款修缮皇家园林,动不动就给乾隆爷送点奇珍异宝,乾隆爱写诗,和珅就时不时地搞点文化赞助,比如赞助出版个诗集啥的,乾隆花钱如流水,和珅就搞了个“议罪银”制度,银子直接流到内务府。

不过,乾隆也不是没处理过和珅,据清史稿记载,他因为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分别在28、32、36、41、44岁,总计被处理过5次,但每次处理都是降级留任,为啥?还不是因为没人能接他的活儿。

另一方面,乾隆这也是在敲打和珅:“小子,别太过分了,我可是看着你呢!”可和珅却理解反了,错把乾隆的宽容当成了纵容,他以为乾隆是离不开他,更加肆无忌惮。

但话说回来,乾隆为啥不动和珅呢?按照帝王心术,身兼多个要职的和珅如果不贪,乾隆反而会怀疑他,毕竟,在朝廷里太干净的人,往往才是最危险的。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政治平衡。乾隆这个老手知道朝廷内外派系林立,和珅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的存在有利于维持朝廷内部的平衡。

乾隆知道,一旦动了和珅,很可能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引发更大的政治动荡。乾隆可不想在自己晚年还来个“宫廷政变”的戏码。

乾隆明知其贪,却用之;和珅明知其危,却贪之。两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默契,直到最后一刻,这种默契才被无情地打破。

因为和珅终究还是低估了乾隆的深谋远虑。

乾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和珅贪了不少,但他也留了一手。他想,自己活着的时候,和珅还能有点忌惮,不敢太过放肆。

等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嘉庆帝继位,正好可以借机和珅立威,一来可以收回流失的财富,二来可以树立新帝的权威。这一招,简直就是“一石二鸟”。

果然,嘉庆四年,乾隆一驾崩,嘉庆帝立刻对和珅动手,抄家、赐死,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和珅多年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娱人乐己
学渣一个,随便聊聊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