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执意迁都北京?都是被江南士绅阶层逼的!

体娱   2024-11-19 05:00   河南  

点击上方“娱人乐己”,“星标或置顶公众号”精彩内容,第一时间送达

公元1402年,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和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干了一仗,最后成功登上皇位。上位第一年,朱棣在各式各样忠臣的训话中度过,第二年,朱棣就着手开始准备干一件大事:迁都北京。

经过近二十年的精心准备和周密规划,北京终于具备了作为都城的基本条件。于是,在1420年,朱棣正式宣布将北京作为新的都城,并下诏从次年(即1421年)正月起称北京为“京师”,不再称“行在”。

这一决定标志着大明王朝正式迁都北京,北京作为都城的合法性得到确认,南京也正式降级为陪都。

首先不得不说,朱元璋把南京作为都城是有他的道理的,南京背靠着钟山,面临着长江,龙盘虎踞,这地势简直不要太完美。

而且,那时候的江南地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粮食、制盐业、纺织业啥都有,是整个国家的财富来源,所以,朱元璋当年选南京当都城,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么,朱棣为什么一门心思要迁都北京?肯定不是因为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不合他胃口。

朱棣在靖难之役前是燕王,他的封地就在北京,他在那里经营多年,基础深厚,所以,当朱棣坐上皇位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得把我的“老巢”变成全国的中心!

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加强在北京的统治,还能削弱朝廷内外的反对势力,特别是那些对他“靖难”行为不满的文官集团,毕竟在南京,满城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影子,现在到了北京,那些文官也不敢再乱蹦跶了。

最重要的是,迁都北京,是朱棣与江南士绅阶层之间的一次博弈,更是一次宣战。

那时候,北方的蒙古势力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江南士绅阶层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朱棣是拿捏的很清楚,在江南士绅阶层看来,都城南京离北方前线太远了,北方就是个天然的缓冲区,随便怎么打仗、怎么劫掠,都跟他们没关系,只要自己的小日子能过好,管他什么国家大事。

一旦北方失守,那战线就直接推到了江南士绅家门口,到时候大不了就是割地求和,北宋为什么收不回幽云十六州?南宋为什么能苟100多年?文官集团背后的江南士绅阶层自然功不可没。

可朱棣本身就是个军事狂人,没事就是喜欢到蒙古去砍人,五次亲征蒙古就像家常便饭。

所以,迁都北京对他来说,那就是直接对江南士绅阶层明牌:我就是要“天子守国门”,带头守边疆,子孙后代也得在这儿守着,看你们江南士绅阶层好意思袖手旁观不?

朱棣迁都北京,就是想绝了那些江南士绅阶层想偏安一隅的心思,顺便加强手中的皇权,巩固统治地位。更重要的是,他想让明朝的皇帝们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保住江山社稷,就必须得重视边防。

所以,即使崇祯最后都被李自成逼到煤山自挂东南枝了,清军还愣是只能在关外晃悠。

永乐大帝迁都北京这一招妙棋,彻底绝了历代皇帝偏安一隅的侥幸心理,要是靠着满朝的江南士绅阶层,大明怕是早就成了大号南宋,只可惜后来...

明朝末年,朝廷都穷成什么样子了?戚家军因为不发军饷哗变被灭了,朝廷没钱,李自成从驿站被开除,之后投军,结果军饷发布下来,干脆整军一起杀官造反。

江南士绅阶层背景的文官集团都干了什么?崇祯找他们借了一圈没借到钱,结果李自成攻破北京,从这帮子人手里搜刮到了7000万两银子。

大明王朝,终究还是因为江南士绅阶层亡了。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娱人乐己
学渣一个,随便聊聊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