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穿着‼

文摘   2024-10-11 21:50   湖南  


给长师新生的十二封信

——第三封信:说说穿着


龙同学:

你好!

今年8月底,全国蔓延着极端高温的天气,长沙也未能幸免,最高温度接近40度,而且是一天连着一天,有点看不到尽头的感觉。此时开学,可想而知;此时上课,可想而知。于是乎,学校主动作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推迟了大家的开学时间,于是乎,直到9月18日,你才来到心仪已久的百年长师。

走在校园里,望田汉剧院门口开得正欢的栾树花,看田汉路旁挂满枝头的黄柚子,瞧见荷花池里黑黑的熟透了的莲蓬,走近“新加坡”上那几株摇曳着黄叶的银杏树,你也许会如梦初醒般发出感慨:哦,秋天到了。对,秋天到了。

除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我们大部分国人还是对秋怀有欢喜的,你看,王维《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范仲淹更是在《苏幕遮·怀旧》中铺陈:“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为什么文人都喜欢秋,是喜欢它的荒凉么?是喜欢它的萧瑟么?还是喜欢它的凋敝?我看都不是,实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前面提到的黄柚子、黑莲蓬、银杏果,不都是收获的象征么?

秋天,除了奔向收获,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天凉好个秋”,天气变得凉爽了、舒服了、宜人了。学校为什么推迟开学,不就是为大家挪出一个凉爽的学习环境么?

既然说到天气的凉爽,那今天我便和你来详细说说“穿着”问题,因为天气转凉,特别是早晚更凉,不注意穿着,便容易导致感冒,感冒若不认真对待,便容易拖成大病……穿着可不是小问题呀。从情感的角度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你不注意穿着、不注意身体,会令“母担忧”的;从健康的角度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注意好穿着,便是治未病,保健康,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崭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龙同学,这几天走在校园里,不知道你是否观察到,是不是很多同学们都穿得薄,穿得短?我告诉你,这短,去年还仅限于裤装,今年倒往上到了衣着,纷纷露起肚脐来。就事论事地说,对于你们学生,也许追求凉爽,也许以为漂亮,也许紧跟时尚,定不是单纯的以穿奇装异服为傲为乐,更不是对学校的校纪校规的公开叫板,这是可以理解、可以包容的一面。

但另一面,这种穿薄穿短的做法好吗,可取吗?抛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抛开审美观,我想和你来认认真真地探讨一下日常“穿着”中的学问,也许,聪明的不固执的你,会有自己的判断,以及自己的及时改变。

首先,从天气角度看健康。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临近春节,在广东打工的年轻哥哥、姐姐们便陆续回乡过年。由于广东暖和,加之一时流行,年轻人便都穿得少,晴天倒不打紧,遇着刮风、下雨甚至下雪,他们便瑟瑟发抖,但你去问,他们保准咬着牙关回答“不冷”。于是,那时便活活生出一句流行语,叫“要风度,不要温度”。现如今,这种日常穿薄穿短的做法,不正是上述情况的升级版么?

也许你会反驳,说古人便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而且你最近还读过湖南中医药大学编的一本叫《中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书,书中说:“进入秋季,天气转凉,人体阳气渐弱、阴气渐长。此时不宜增添太多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天气,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气的生长。”是的,这些说法应该没错,但古人所说的“秋冻”,只是提醒大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物,因为适宜的凉爽的刺激有助于提高身体抗寒抗病的能力,可没有说要千百年后的子民们暴露身体、裸露肚脐呀。况且,即便是“秋冻”,也得因人而异、因天气而异。比如你前一天已经得了感冒,第二天气温突然降了10度,你是选择继续“秋冻”,还是披个外套再说?若是给别人建议,你大可潇洒地打气:“不逼一逼,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兄弟,坚持住”;若是自我抉择,我想,即使“屁股决定脑袋”,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龙同学,既然你提到中医,我也顺便请教了小区的一位80多岁的老中医。对于人体健康,这位老中医特别强调一个“风”字,他说,“风为百病之长”,风、寒、暑、湿、燥和火等外部邪气,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风入侵的途径,除了皮肤、口鼻,便是穴位,而人体的肚脐处,便有“神阙穴”。肚脐比较特殊,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因此极易受凉或染风寒,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如此说来,肚脐是人体健康的屏障,遮护好肚脐,何其重要。

老中医更进一步地提醒,古人有“白露(9月7日)不露身,寒露(10月8日)不露脚”“再露不能露脚踝”等说法,亦是从中医角度对人穿着的提醒。君不见:人的头顶有“百会穴”,肩颈部有“大椎穴”、前胸有“膻中穴”、腰部有“命门穴”、膝盖有“膝阳关穴”、脚踝有“三阴交”“太溪穴”、脚底有“涌泉穴”,等等,这些地方都容易进风受湿着寒,进而导致病痛。因此,穿得稍微多一点、严实一点,保护好该保护的部位,人的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起来。

其次,从个体角度看匹配。古时候有个东施效颦的故事,说的是美女西施因为心口疼,便经常手捂胸口,皱着眉头。邻家有个叫东施的女子看到了,觉得西施的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走路、行事,结果丑态百出。我举这个例子,无关美丑之论,只是想说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体格体态、形象气质、五官肤色等,皆有差异,随之而来的是适合自己衣着的款式、颜色、长短的不同。当然,衣着还得讲究搭配。鲁迅先生就曾对衣服的颜色搭配做过论述,认为“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绝对不行,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

也许你会说,某杂志上显示的这套衣服很漂亮啊,我可以告诉你,杂志上的美的照片,都是先精心摆设、再系统布光、最后找最好的角度、最好的摄影师拍摄出来的,自然看起来美美哒。也许你会继续说,这套衣服穿在模特身上也很漂亮啊。是的,这套衣服穿在模特身上都不漂亮,模特哪还有市场?设计师哪还有活干?衣服哪还卖得出?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套衣服即使穿在你的兄弟、你的闺蜜身上好看,也不一定穿在你的身上好看,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各人与服装是否匹配:有的人穿旗袍端庄,有的人穿衬衫精致;有的人穿方格稳重,有的人穿条纹高挑;有的人穿短裙好看,有的人穿长裙迷人;有的人穿九分裤得体,有的人穿七分裤更清纯;有的人露个背优雅,有的人露肩则很俗气……说的都是这个理。

因此,在穿着健康、舒适的前提下,也慎重地考量一下与自己体格体态及形象气质等的匹配度,便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衣着,并穿出自己的特点来,你说呢?

再次,从礼仪角度看得体。礼,本是古代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后逐渐演变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论语》中也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和谐。参照这个原则,人的穿着打扮,不也是一种“礼”么?不也需要讲究和顺与得体么?

什么叫得体?得体就是与身份、与场景、与氛围相称相符。比如成人穿着像个孩子,孩子穿着像个成人;教师踏个拖鞋、穿个睡袍、嚼个槟榔,学生穿吊带和超短裙,披红头发,化极浓妆;婚礼现场,新娘穿得朴素,伴娘却花枝招展,这都是与身份不符。比如,上台领奖,穿得松松垮垮;参加晚宴,穿得沉闷异常,便是与场景不符。再转到家庭生活,你一天到晚西装革履,便是与家庭氛围不符,穿个睡衣倒还显出亲切来。再比如,过年或喜庆的场合,红色或艳色便是与氛围相符,黑或白色便是与氛围不符;祭奠的场合,黑或白色便是与氛围相符,大红大紫便是与氛围不符,如此等等。

参照以上分析,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穿着,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判断。

对于穿着,若能注意以上三点,便较为完美了。若硬要补充一点的话,我倒推荐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文中有一句话意蕴无穷,叫“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龙同学,我之所以与你唠叨这个,是想提醒你,作为学生,不要太在乎穿着,“衣贵洁,不贵华”便可,为什么?一则,不太在乎穿着,你便会在买衣服、挑衣服上少花时间,从而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从而结出累累硕果;二则,不太在乎穿着,便不致攀比,不致有落差,不致不快乐。正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则,发奋学习,只要你德才兼备,甚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便你“青箬笠,绿蓑衣”,更令人心生敬意。当然,不太在乎穿着,即是不“以貌取己”;同样地,推己及人,我们也不要“以貌取人”,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应该继续是这样,切记切记。

前几天的下班路上,打开车载收音机,一首名为《修鞋的阿伯》的歌曲便传到耳边:“坐在墙角修鞋的阿伯,用力地看着我,他说我的鞋子破了个洞,要不要给他修一修……”旋律轻快优美,内容层层递进,细细品味,十分感人,很能给我们以穿着上的启示。龙同学,若你感兴趣,大可到网络上搜索这首歌来听哦。

关于穿着,以及由穿着引出的有关健康、个性、礼仪、俭朴等话题,也许说开了、说多了,但目的只有一个:愿君健康学习这四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就此打住。有机会,我们下次继续。

此致

敬礼!


屈晓军

2024年10月10日






往期推荐


➤『燃炸‼请检阅



➤『共赴人际交往茶话会🤩



➤『致敬‼️长沙窑‼️


“职”等你来!!!




“请为我点亮这颗小星星吧!”

编辑|学生通讯社 廖孟珂

来源|屈晓军(老师)

审核蒋毅莹(老师) 孙慧敏(老师)


期待您的“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长沙师范学院
发布长沙师范学院校园资讯,展示百年师范校园文化,为师生及校友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