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绿萝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ID:readingclub_btfx)
和谐的亲子关系,温暖的家庭氛围,才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凌晨2点,发文痛哭忏悔。
她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考二代”,让女儿按照她做的学习规划,提前掌握高年级的课程。有一次女儿考了满分,她很高兴,不停地表扬她,想和她讨论下一步的学习规划。可女儿却冷冷地说:“妈妈,你爱的只是那个听你的话,考好成绩的我,我画画比考试还优秀,你却从来没有夸过我。”女儿冰冷的话语和表情,刺痛了她,那一瞬间,她的心情五味杂陈。教育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写到: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成长过程提供养分。园丁只需要适当除草,让花自由绽放;而不是木匠,把木材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雕刻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家长累,孩子也痛苦,其结果往往是亲子关系渐行渐远。因为孩子最终只会成长为他们可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
我们总让孩子听话
现实生活中,很多和孩子沟通的场景,我们都历历在目:孩子不耐烦地回答:“我自己知道怎么做,不需要提醒。”爸妈不停地输出道理:“如果你长大想像xxx一样,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孩子毫不留情地打断:“你不要总是拿我和别人比较。”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可对于孩子来说,很多问题,都是父母的单向输出,并没有与孩子双向沟通。闺蜜性格非常强势,为了让女儿豆豆好好练琴,不停在孩子耳边碎碎念。为了改正坏脾气,她和豆豆约定,如果自己再发脾气,就惩罚自己。结果呢,豆豆刚弹起钢琴,她就忘了承诺,开始大吼大叫。每次去她家,豆豆都会拉着我的手诉苦:
《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指出:
“家长与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操作。做家长,不是像木匠一样打造统一模式的作品,而应是园丁,只要提供环境和养分,让孩子自己成长。”我们总觉得自己对孩子用心良苦,因此常常拿孩子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而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被我们一次次忽略,还要被贴上“不听话”的标签。不是孩子难以管教,而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简单粗暴,堵塞了与孩子沟通的渠道。看过一句话:“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无法找到钥匙,却责怪孩子难以沟通。”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点耐心,引导孩子诉说,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会发现,孩子那些所谓的“不听话”,慢慢都会变成和你絮絮叨叨的“真心话”。觉得孩子做得不好
有时候,大人认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可能已经是倾尽全力。她逼着女儿要把这些错题全部再做一遍,结果2个多小时,女儿只做完了一半。“不行!就这几道题,你都错了几次了,怎么还不知道怎么做!”安安没有理会,把作业本扔给女儿,女儿委屈地擦掉眼泪,继续修改错题。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在十二点前,女儿把错题都做对了。当她去查看情况时,发现女儿靠着马桶睡着了,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一直以来,自己都觉得女儿慢慢吞吞不争气,还总是嫌弃她、批评她。总觉得孩子做得还不够好,急不可耐地拉着孩子向前、向上、向完美。很多时候,大人传达给孩子的是:“这么点的小事都做不好,你应该战胜困难超越自己。”可孩子接收的信息是:“我已经倾尽全力了,为什么大人还是不满意?”《园丁与木匠》的作者艾莉森,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6岁前,孩子大脑的特点是“混乱”,适合无目的地自主探索;6岁后,孩子的注意力变得可控,才开始能专注于学习某一个知识。过于着急的父母,总是强行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愿望,逼迫孩子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反而很难接受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因为我们总是担心,如果对孩子不加管控,孩子的成长就会失控。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是适应孩子的成长节奏,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进度加速前进。最好的教育就是
“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保证孩子自由成长和发展的前提,给孩子一个世界,让他们重建,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要想成为好的园丁,只是做到不对孩子大吼大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本身的状态足够平和,内心充盈着足够的能量。只有听到孩子的声音,承接孩子的情绪,并给予智慧的引导,才能让孩子重建丰富的内心世界: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动,并适时地做出回应。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成就时,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当孩子犯错或成绩退步时,不要指责和批评,而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不要抑制孩子的情感,而是告诉他们,他们的情感是可以被接受的。”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兴、难过还是愤怒。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应该排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惑,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当我们能够接住孩子的情绪,就能探索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而教育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作为家长,我们要将智慧融汇到教育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和挖掘孩子的长处。将眼光放远一些,我们就能找准发力点和着力点,托举孩子成长、成功、成人。“在教育中,家长应当是‘脚手架’,引导孩子自主搭建知识大厦。”刻意地教导,反而容易让孩子只吸收、模仿,而不去探索和创造。不过多干预,让孩子自己去重建一个世界,反而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写在最后
“最好的养育来自于父母天然的自我信赖,最好的教育来自于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好的父母,不应该以成年人的能力来追赶孩子成长的速度。而应该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让孩子沿着自己的轨迹成长。和谐的亲子关系,温暖的家庭氛围,才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我们只有给孩子一片爱和宽容的沃土,孩子才能向阳而生。点个在看,跟各位父母共勉。
▶作者:绿萝,来源:帆书樊登讲书(ID:readingclub_btfx),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成长,每年50本书,和1600万人一起爱上读书。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