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黄科院水保所牵头建设的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站在十大孔兑地区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观测站建设历时半年多,目前已通过了为期2个多月的测试运行工作。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站位于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南部十大孔兑地区,为一站三点式布局。设站区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干旱草原,按照植被和气候的梯度分布特征,自西向东,三个站点分别设置在毛不拉孔兑、西柳沟和皇甫川流域的上游区域。依托黄科院野外站建设专项经费、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黄河联合基金项目科研经费的资助,三个观测站点已购置并安装了碳通量观测塔、小型野外气象站、土壤蒸渗观测系统、全彩高清野外监控系统等配套仪器设备,借助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和在线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数据的远程自动化管理。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站是黄科院“四区两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该站点,未来将重点开展黄土高原典型脆弱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水文演变过程、干旱脆弱区植被退化和恢复机制、植被变化的风蚀调控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黄科院水保所将持续致力于野外站点的日常运维与功能升级,不断补充和优化风蚀相关的观测指标,完善相应的配套设备,以确保站点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精准采集。
野外观测研究站相关链接: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观测站(黄委三站) 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举行揭牌剪彩仪式 北京林业大学吉县国家野外观测站 北师大地理学部领导调研刘宝元老师的九三野外试验站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甘肃民勤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介
我国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空间布局 论文快递|张茂鑫等: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调研和推荐布局建议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