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赞助单位广告
项目序号 | 97 |
项目编号 | Ⅱ-66 |
公布时间 | 2006(第一批) |
类别 | 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 | 山西省 |
类型 | 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山西省五台县 |
保护单位 | 五台县文化馆(五台县美术馆) |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佛乐(殊像寺)
五台山佛乐(菩萨顶)
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器组成乐队,为经文诵咏中的部分曲调进行伴奏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以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五台山僧人在点笙(调音)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手段和调音法。
(图片采自银卓玛:《拉卜楞寺“道得尔”与五台山佛乐的比较研究——以拉卜楞寺<色和>与殊像寺【万年欢】佛曲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71页。)
五台山佛教音乐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沿用随佛教进入中国的“梵呗”“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时期流行的歌曲和乐曲。其中常见的早课曲目有《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五台山佛教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投稿/合作:请添加微信cbm0323c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