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后的才女,活到102岁,她说:书法是玩出来的

文化   2024-07-14 10:00   中国香港  

|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才女,她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民国最后的才女”。

她就是张充和,一位活到102岁的奇女子。
张充和的书法被赞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她的字如其人,清淡中透着高雅气质。
她的艺术修养和淡泊的人生态度,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她的书法不仅仅是为了写字,更是她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张充和的一生是多彩的。她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且多为文化人。
她的三姐夫是著名作家沈从文,二姐夫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张充和从小就耳闻目染。
张充和的书法之路始于临摹《颜勤礼碑》,她以颜真卿的刚劲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柔情与细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她的字,既有颜体的沉稳厚重,又有晋人的飘逸自然,更不失唐人的规矩森严。
她的笔触,既有力透纸背的坚定,又有行云流水的自如,展现了一种超越性别的大气与豁达。

在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中,张充和以笔墨为伴,以书法为乐。她在防空洞旁的小屋里,用油桶搭成书桌,坚持写字,那一笔一划,既是对生活的不屈,也是对艺术的虔诚。
她的小楷《青城山》便是在那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字里行间,既有战火的硝烟味,又有山水的清新气,展现了她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张充和的爱情故事也颇为传奇。她拒绝了卞之琳的追求,最终嫁给了德裔美国人傅汉思。这段跨越国界的婚姻,不仅没有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障碍,反而让她的视野更加开阔。
张充和的书法艺术,不仅仅局限于纸上的创作。她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书法的美学。
无论是她打理家务的方式,还是她教育孩子的方法,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优雅从容的态度。
她的家,就是她书法艺术的一个缩影,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张充和的书法不仅是自娱,更是心灵的抒发。她曾言:“我写字、画画、唱昆曲、做诗、养花种草,都是玩玩,从来不想拿出来给别人看。”
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实则深藏着她对艺术的宗教般的敬畏与热爱。
她的艺术世界是自给自足的,不刻意追求外界的认可,只为了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张充和的书法,是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她拜师沈尹默,却不曾拘泥于师傅的风格,而是鼓励她博学众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使她的书法既有古人的法度,又有自己的新意,真正做到了“有古人尤其有自己”。

张充和的书法,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的寄托,是人格的体现。她的字如其人,清淡中透着高雅,不事张扬却自有风韵。

E N D -

书法讲坛◎授权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
书法讲坛,一个专门讲述书法的专业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期免费书法名家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