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八法:弄懂就少走弯路!

文化   2024-10-29 10:15   中国香港  

|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古人云:“童子作书,先教以手腕运用诸法,乃学点画体势,须使笔笔皆有准绳,既能点画,即讲明偏旁配合诸法,然后可论全字之结构。”

上为古人经验之谈,学习书法就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

学习点画体势,流传至今的有一个“永字八法”,针对“永字八法”我也查找过一些相关的资料,要么很难看懂,要么讲解比较浅陋。看过后,只知道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努、钩为趯、提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

为什么不说点,而称其为侧?又为什么不说横,而称其为勒?……

作为初学者,只知其表,不知其理。今天我就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整理成文,和大家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侧即点,不言点而言侧者,谓侧下起笔也。”“侧之祖,妙须三作用,锋向右而势向左。”

下笔之前,手执毛笔,手腕是平的,笔管是直的,毛笔触纸前是腕平管直的状态,如果保持这样的执笔状态去书写点画,那将是错误的。之所以做“侧”,是因为随着起笔,要向右揭腕蓄势,然后继续行笔。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由腕平管直的状态下,手腕向右摆动,使笔管由垂直于纸面变为倾斜状态行笔。

这里说的“三作用”,就是指起笔、行笔与收笔,虽然是一点,但动作必须完整。“锋向右而势向左”说的是侧笔向右书写,收笔时笔锋回到画中作向左出锋之势。

右军云:“作点皆须磊磊如大石之当衢。”又云“点不变,谓之布棋,贵通变也。”

古人书论中又用怪石、悬珠、垂珠、龙爪、瓜子、杏仁、梅核、石楯来作形象比喻。但点的体态又不止这些,各书家也不尽相同,有藏有露,有方有圆,有仰有覆,有三角点有四角点……

应随字势而变,可谓无穷无尽。

“勒即画,不言画而言勒者,取其劲涩如勒马之用缰也。”“勒之祖,首尾藏锋,用笔欲横而势欲欹。”

关键点就是“劲涩”二字。古人云“不得卧其笔”,就是说不能用偏锋一扫而过,这样写出的笔画浮薄无力。我们想象一下悬崖勒马的场景,情况紧急,首先拉缰绳的速度要快,再就是给缰绳一个很大的力,缰绳起初是一个较松的状态,瞬间绷紧。就是告诉我们写横画要有力量,藏锋蓄力,急勒回,要中锋行笔,含蓄有力。

“用笔欲横而势欲欹”单纯看这一句话,我们很难理解,我们结合着另一句话来理解。古人书论中有云:“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当然这里都是相对长横而言的,两头低,中间高,是告诉我们长横要取覆势,但也要注意度,如形同柴担则成病笔,一般情况下起笔处低于收笔处,略带向右上倾斜之势。

“不得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要有力。”“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

“不得直”在这里我认为有两层含义。第一,不能使毛笔垂直于纸面拖着向下书写,这样写出的笔画软弱无力,而是要推着笔管向下行笔,在向下行笔时,笔管是逐渐向后倾斜的,这样写出的笔画才强劲有力。

第二,努在这里取“凸出”的意思,就是说竖画从上到下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略向外微凸,就像是笔画的中间部分从右侧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力,并与之抗拒,在曲线中显示出挺拔的力量。

“趯宜蹲而势生。”“趯之为法,要轻挫潜生,而起快峻之锋。”

关键在于一个“蹲”字,这里指的是“蹲锋”,蹲锋而得势,趁势而出,力量集中于锋尖。就像人踢脚,身子微微一蹲,再用力一脚踢出。

“策法也,其法仰笔䟐锋,轻抬而进,有如鞭策之势,故言策不言勒。”“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

无名指略向左上推抬笔管,然后向右下落笔,下笔后手腕略向左下摆动,笔管随之向左下倾斜,为行笔做好充分的准备,便行笔便向上抬手腕,笔画由粗逐渐向细过度。

“掠一名分发,点头撇尾,如篦之掠发也。”“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撇出,则无力而瘦弱”

起笔前向左上作逆势,或实或虚,或藏或露,然后向右下稍顿成点,接着提笔向左下轻快运行,然后撇出,收笔作尖锋。

要快而势锐,线条忌单薄,力要送到尖端,如木梳梳发,用力均匀,送到发梢。

“啄即撇,不言撇而言啄者,谓势如禽之啄物也。”“啄法之妙,在卧侧潜进,以速敛其锋铓。”

下笔驻锋后即出,如鸟之啄物,迅疾有力,以准而快为胜。起笔蓄势后,行笔出锋要快,不能迟缓。

“磔,裂也。右下为磔,始入笔紧筑而微仰,便下徐行,暗收存势,势足而磔之也。”“磔法之妙,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

捺的笔法来源于隶书,要“一波三折”。逆锋起笔,要“束的紧”,则含蓄有力;折向右上时,颈部要“提的起”,就是要略微细一些;折下捺时,要“按得下”,就是要按得重一些,笔毫尽量铺开;捺脚右扬时,要“收得起”。

以上是本人对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的学习总结。古人云:“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是矣。”

王羲之对点画的重要性曾作过一个比喻:“倘若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初学书法,必须要过点画这关,使笔笔皆有准绳,应多下点功夫研究一下永字八法,使一点一画皆有法可依。学习永字八法,既要“入”,又要“出”,因点画体势千变万化,八法只为基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还须多加变通才是。

E N D -

书法讲坛◎转载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
书法讲坛,一个专门讲述书法的专业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期免费书法名家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