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评选颁奖】最美农技人员——江滨农场张国明

政务   2025-01-24 18:40   黑龙江  

最美农技人员


从春播、夏耘到秋收、冬藏,你们始终活跃在田间地头,深钻农业技术,解惑生产难题。你们是知识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的典范,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征程上,你们磨砺过硬品格、过硬本领和过硬素养。奋斗的征途没有终点,愿你们以梦为马,笃行乡村振兴之旅,稳进农业强国之路,将人生的论文精彩书写在北大荒的大地上!

在江滨农业生产战线上,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农技工作人员。他科学谋划部署,合理安排农事,持续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优势,全力做好试验示范工作,着力打造高质、高效、高产示范样板,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他就是种植户心目中的“农业科技专家”——江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国明

黑土地里的守望者


张国明于八一农垦大学水稻专业毕业以后一直扎根基层,先后在生产队从事水稻技术员、农业副队长、队长等岗位。自从他选择扎根基层的那一刻起,他始终刻苦钻研新的农业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种植户。其撰写的《试论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浅谈阶段性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等论文先后在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刊物、全国中心核心期刊《现代化农业》上发表。

张国明是一位心系农田的坚守者。他一直致力于各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他开展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水稻品种生产试验、水稻轻简化高效施肥试验等十余项技术项目试验及技术推广,通过各项试验示范有力促进了江滨农场农业可持续发展。从2014年至今,他一直与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进行院企合作,进行水稻品种育种试验,每年种植4000多个实验材料,力求培育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农业技术探索者


张国明在抓好农业科技实验的同时,还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近年来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建立示范基地等方式,向种植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春播、夏管、秋收等重要阶段,他采用室内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把试验站科技园区作为基层作业站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平台基地,每年培训和指导种植户1600余人次。他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日常生产中实际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应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他还组织种植户开展互助合作,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增强了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种植户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他们的水稻效益变得越来越好,深受种植户朋友的喜爱和尊敬。

在他的领导下土化工作人员每年完成土壤取样、化验、检测分析土壤样品500余份,发放施肥建议卡2000余份。落实完成田间试验30个,其中粮食作物“3414”肥效试验10个,肥料配方示范验证试验20个,免费为全场种植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7.97万亩,全场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100%,平均每亩粮食作物节本增收50元以上。

平凡中的不凡者

为减弱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增雨防雹减灾方面,他积极制定人工增雨防雹方案、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做好高炮维修保养及安全培训教育等各项工作,确保安全作业无事故发生。防雹期间,他要求气象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增雨防雹作业人员随时待命。他亲自指挥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力求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每年进行增雨防雹作业发射炮弹200余发,防雹效益达到800万元,科学有效地为江滨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在生活中,他关心员工、热爱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与普通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当员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开导,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员工渡过难关。

张国明把青春献给了这片深爱的江滨大地。他为江滨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最美农技人员”。

来源:江滨农场有限公司

 
编辑:魏   雄

审核:李艳秋

监制:王春红


美丽宝泉岭
发布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相关新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