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分享
2024年,宝泉岭分公司按照省委和集团党委关于农业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全过程、全作物、全面积现代化农业标准体系,全力推动农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军川农场有限公司贯彻落实集团关于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决策部署,将玉米单产提升作为攻坚任务,以“大比武”为载体,抓住关键环节,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样板田亩单产达2138斤,名列集团前茅。
建设良田
夯实粮食增产根基
落实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开展“三长”联动,定期进行巡田工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域旱田广泛采用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大豆茬深松整地等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壤板结。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动耕地土壤肥力可持续利用,实现“粮田”变“良田”。
良种良法融合配套
强化粮食增产能质效
良种一粒重千钧,优质的种子“芯片”是提单产的关键。2024年农场通过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适应本区域的高产优质品种,玉米品种6个,龙垦1807、稷农92表现优异,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良法配套,构建高产群体是夺得高产的核心。
——在粒重、密度联动上,针对不同品种特性,调整播种密度,适度提匀增密,如稷农92,依据科技园区与农场示范田试验结果,在最适密度基础上适当增密5%左右,突出粒重优势的同时提升粒数,从技术路径上确保高产成效。
——在调控群体结构上,秉持“标准作业全面用,成熟技术重点用”的原则,大面积推广有机肥深翻、播前播后镇压、中耕管理、一喷多促等标准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应用分层立体施肥、浅埋滴灌等成熟技术,有效应对了前期低温及中期干旱等不利因素,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搭建了高产的架子。
良机良制相互结合
筑牢粮食增收保障
为保障大面积单产行动提升辐射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制度”“人才”“体系”四个保障,确保单产提升技术措施覆盖全域。
——强化组织保障。以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为发力点,早谋划、早部署,整合 248 名农机驾驶人员、453 台套农机具,成立 12 个农机作业组进行统一服务作业,为玉米生产提供播种-中耕-追肥-化控-健身防病-收获-整地全链条式服务,充分发挥组织化优势,挖掘增产潜力。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业发展部、管理区与农户三方“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加强标准、技术模式、管理“三要素优化”配套体系集成,成立三级质量监督小组,到田间地头进行跟车监督作业,保障作业标准到位。
——强化人才保障。一方面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方案把关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成立由20 余名高学历农业人才组成的工作专班,吸收、转化、落实专家技术经验。专班分成三个业务小组,强化组织学习,开展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服务,全年开展各类现场培训会 8 场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861 人次,培训示范户和种植户 2807 人次,保障技术、指标“两”落地,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
——强化体系保障。深化“一纵两横”科技示范带建设,推进“552”示范布局,重点打造农场级示范田 12 个,以单产提升“大比武”为载体,设置三大作物高产竞赛示范田36处,调动管理区争创高产积极性,激发种植户参与竞赛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动全场单产提升。
下一步,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将继续抓好“稳面积、提单产”的部署要求,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创新方法,攻克难关,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药、新模式“五新”的引进示范与推广,推动粮食综合产能再上新台阶。
来源:军川农场有限公司
审核:李艳秋
监制:王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