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示范户
白春福是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大桦树管理区一名老种植户,说他“老”,并不是年纪上的“老”,而是种地“老把式”,在种植水稻上他有着十多年的经验。投身农业的这些年,他不仅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还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以他的坚韧和执着,为农场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辽阔的黑土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新农人的奋斗篇章。
乐于分享种植经验
白春福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便对农业生产充满了热爱。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家乡,与妻子一同种植180亩水稻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科技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尽管有着多年的种地经验,他仍然对农业科技的最新动态保持热情和关注,努力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在每年的夏管阶段中,他没有像别的种植户那样粗放管理,而是积极对水稻本田进行控水控肥、防除杂草、灭虫除害、防病健身,并利用无人机对水稻进行二次喷药,他管理的水稻秧苗长的很茁壮,很多种植户都前来取经,他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带头实现节本增效
别看他种植有年头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一点不比年轻人差。尤其是在农场有限公司2023年的农业生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中,他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最大限度地争取每一阶段的考核得分。他的具体做法还被农场有限公司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让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在管理区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白春福十分乐意尝试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机械,如旱平免搅浆、水稻侧深施肥、导航插秧等,为职工节本增效开了好头。”管理区主任魏本达评价道。
在耕种过程中,白春福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土壤贫瘠、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都曾困扰着他。2017年夏天,水稻遭了罕见病害,施药、施肥都不见效果。这对于已经是农业“老兵”的他依然是一次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经验,结合管理区给到的技术指导和建议,不断试验和改进药肥的调配比例和种类。“经过近10次的实验尝试,我们发现了化肥中磷的比例调整是解决病害的关键,并且在完成配比后按照农技人员的建议选择最适宜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喷洒施用。”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水稻病害被治愈,当年又收获了一个丰收年。
探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除了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创新外,白春福还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机械设备。他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为自家的水稻销售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作业站农户的认可和赞誉。他也乐于与农户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名农业老兵,我希望能够在传承农业文化、推动农场农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持续发光发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为农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白春福说。
在白春福的带领下,作业站水稻种植及粮食增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种植户开始尝试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和农机具,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大家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眷念黑土地,心系故乡人。白春福正以他成功的种田经验和科学种田方法带领周边种植户奔小康,用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在他勾画的致富蓝图上辛勤耕耘。
来源: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
审核:李艳秋
监制:王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