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动力

健康   2024-10-21 10:34   北京  

公立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健康报开设“党建引领文化聚力”栏目,展示公立医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塑造品牌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文化自信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同样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和作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医学,为医疗卫生服务注入更多人文关怀,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医疗科技发展,构建更加完善、高效、富有人文关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文化自信与医院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2024年10月23日,中日友好医院将迎来开院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医院继承发扬与生俱来的红医文化、兼收并蓄的中西医并重文化、改革开放赋予的创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多种文化元素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交互融合,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红医文化是自立之基



中日友好医院是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建立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建院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不但曾视察建设工地,还出席了开院仪式,为医院亲笔题写院名并确定了医院领导体制。可以说,自建院伊始,医院就明确了“党的领导、服务百姓”这一鲜明的政治底色。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首任院长辛育龄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建设者造就了红医文化的源头。辛育龄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洗礼。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我国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他始终践行白求恩精神,为医院烙上了鲜明的红医文化特质。


红医文化为医院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红医文化的传承中、在党建引领下,医院在完成重要医疗保障任务、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国家队”的表率作用。进入新时代,医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十四五”医院发展规划,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和任务,并已提前实现部分预期目标。


红医精神涵养廉洁文化。医院将“辛育龄奖”设为院内最高荣誉,表彰先进模范,树立正确价值导向。通过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开展品牌党建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医院成立以青年为主体的“辛育龄小分队”,定期开展义诊咨询等服务活动,传承红医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中西医并重文化是自信之源



中西医并重是中日友好医院重要的特色之一。医院充分学习借鉴中西医科学发展的成果,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服务。


建院时,医院中医和西医的科室设置是一一对应的,有西医骨科,就有中医骨科。开院后,医院倡导中医和西医相互学习。辛育龄带头学习并积极推广中医药特色技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揭示针灸镇痛原理,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开院时,医院汇聚了焦树德、印会河、晁恩祥、许润三等一批中医大家,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


目前,医院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首都国医名师共19人。中医科室约占全院科室总数的1/3,床位和医师人数约占全院床位和医师总数的1/5。医院开设有中西医联合门诊、中西医联合查房、中药西药联合应用等临床模式,拓宽了中医护理服务范围,中医门诊量约占全院门诊总量的31%。近年来,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医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医院还非常注重传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持续举办西学中培训班。获评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后,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等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文化是自强之翼



中日友好医院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之一,一开院就站在时代的前列,形成了对标国际、求索创新的文化特质。


1979年,医院初拟名称是“北京现代化医院”。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中日友好医院”,是当时我国最具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学科发展、内部管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医院较早就设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和康复医学科,器官移植和康复医学在国内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设立医学工程处,开创性将科室职能从医疗装备管理拓展至医学工程专业学科;成立外事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


近年来,医院锐意改革,推动领衔学科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特色学科群聚集,打造高水平学科方阵;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和护理垂直管理,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开展院内学科评估,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科研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临床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在管理方面,医院开拓创新,实施“菁英计划”人才培育工程,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优化调整门诊病房环境、布局,克服空间不足困难,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引进前沿医疗装备技术30余项,积极开展医疗设备信息化共享,有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如今,中日友好医院已发展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以及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是国家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医院,医院和学科的影响力及美誉度持续提升。


四秩绽风华,奋进正当时。中日友好医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中日友好医院 
编辑: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EM50EGI】获取授权

健康报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红色根据地的第一份卫生专业报。专注于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人民大众提供专业、权威、科学的卫生、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