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医学博物馆 | 在南京医科大学校史馆走过90载旧时光

健康   2024-10-22 15:18   北京  

医学文博是医学发展的直接记录,是医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国医学博物馆作为相关文博展陈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件件档案、图片、影像、实物资料形成了具象的编年史,不仅展现着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健康的精神底蕴,也是医学教育、科普宣传的重要媒介。


近年来,我国医学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传统医学博物馆、现代医学博物馆、专业(专科)博物馆等遍地开花。本期开始,我们开设“遇见医学博物馆”专栏,每期带你“打卡”一家国内的医学博物馆,遇见医学的过去和未来。



2024年10月10日,南京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迎来建校九十周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南医校园内,焕然一新的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缩影,更是学校文化传承的写照。


校史馆内对1934年成立时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校门的还原景

首倡“医政”



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南医前身)在镇江成立。学校首倡“医政”办学模式,主张卫生教育、卫生行政、卫生医疗三者并举,培养医防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然时逢抗战,国运维艰,学校西迁办学,一路经湘贵、入川渝,改组国立江苏医学院,成为当时六所国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


抗战胜利后,学校复迁镇江,星火流播,教书育人,坚守不移。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举校迁宁,焕发新气象。其间,虽几经分合,但经世致用、治病救人的文化脉络存续连绵,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声誉日隆,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成效日显,为新中国的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以洪式闾、邵象伊、颜守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医学教育先驱,用自己独特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学校在国内医学教育界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治学精神已经成为南医文化的重要元素,塑造着一代代南医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以及一系列革新之举,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科门类日益增多,科研学术氛围日渐活跃,附属医院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南医校史馆序厅采用罗马殿堂式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两边的六根罗马柱上刻着学校早期的办学宗旨“医学与行政并举、预防与医疗并重、中医与西医结合”,以及学校在2004年确立的新办学理念“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两侧是以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为主题的浮雕。而主厅的源起柱,则展现了南医九易其名、四易其址、时经九十载的奋进历程。


敢创“第一”



“为博爱谋福利人群”的精神伴随南医走过九十载风雨征程。在校史馆内,摆放着我国第一套《色盲检查图》。1952年起,附属医院眼科的俞自萍医生了解到我国对色盲人群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查手段,开始学习颜色视觉理论,研制色盲检查图。她手工绘制了大量的图幅,并经过反复临床验证和与国外多种版本比对后,采取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特点的螺钿细工风格构图,绘制了第一套色盲检查图(手稿)。


经过广泛验证,1954年,这部我国史上第一套《色盲检查图》终于成稿,但因为当时国外技术封锁和国内印刷业的状况未能印制。直到1958年,国内印刷方面的专家齐聚,俞自萍亲自监印,取手工调色、三色铜版套印方案,历时3月,图谱印刷终获成功。随后,这套《色盲检查图》被定为全国兵役体检用图谱。


《色盲检查图》第一版及英文版


20世纪60年代末,马文珠、王一镗、朱思明、黄元铸等教授组织攻关研制了三代心脏起搏器,手工自制出中国第一台固定频率心脏起搏器。当时,阿-斯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也极为危重,3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常见病因之一,因无特殊疗效的药物,不少患者因阿-斯综合征而死亡。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固定频率心脏起搏器

那时,临床开始摸索应用自制的将心外膜电极固定在心外膜的导线经皮连接体外起搏器。但随着患者渐多,发生起搏阈值增高及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多,起搏器的研制工作必须从心外膜向心内膜转移,必须从固定频率向可调频率转换。在不断努力下,几位教授成功研制出宽频可调式起搏脉冲发生器,并通过调研提出,导管电极的核心即导丝需用白金制成。然而,白金在当时极其不易得,大家都开始帮着留意院内戴戒指的工作人员。


随后,护士们发现,附属医院妇产科董医师手戴白金戒指,她当即无条件将结婚戒指捐赠出来。但初验结果令人失望,该戒指是黄金加白银的材质,因此,几位教授又将这枚戒指还原,还给了董医师,至今她仍保留着这枚戒指。此时,医院护理部主任陈希学得知此事,也无条件地将自己的一枚白金戒指提供使用。这枚白金戒指熔化后,被手工制作成导丝,用一根7号右心导管装制成一根双极心内膜起搏导管,经反复测试性能良好。


1995年1月5日,我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一名年轻女性席爱梅1/3的健康肝脏被成功移植到肝癌晚期的丈夫体内,手术轰动了医学界。手术的开创者,正是南医教授王学浩,他凭着“甘坐冷板凳”的执着,从事活体肝移植研究40多年,带领团队创造了活体肝移植领域10项全国第一,诊治患者数以万计。2005年,有关活体肝移植的项目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78年,学校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架眼玻璃体置换器,并成功开展眼玻璃体置换术;1978—1981年,学校主编的《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两种图谱,被作为全国医学院校教学参考书,奠定了我国医学研究的基础;2004年,学校建立全国首个生物医学类虚拟实验室,成为基础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


在校史馆内邂逅一个个饱含历史老物件的历程,也是重逢一段段旧时光,了解南医一次次填补医学界空白,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医学事业建设发展奠定基础的不凡历程。


“卫生有道”



“卫生有道”是蔡元培于1935年给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首届毕业生的题词,其中寄予着殷切期望。2024年,国务院原副总理、南医校友李岚清为母校篆刻印章“大医尚德”。在校史馆内,观众也确能看到一代又一代南医校友前赴后继深入基层,不畏艰难,在医疗一线为百姓健康服务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精神。


1970年,29岁的校友叶如陵毅然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一干就是31年。2000年,他带着“老西藏精神”退休回到了北京,谢绝高薪返聘,留在社区义务做志愿者,无偿为居民看病和咨询。1996年,校友陈梅英从江苏省人民医院退休后,放弃都市安逸的晚年生活,在福建省莆田市笏石镇一所简陋的山村卫生院扎根18年,开展的6000多台眼科手术、10万多人次诊疗等无一例失败。在疟疾、非典等疫情面前,校友沈谨深入一线,白天走村串户调查走访,晚上系统整理分析传染病流行数据资料,呕心沥血30年,凝聚成案头的103本工作笔记……


这些奋进故事,已成为南医代代存续的宝贵财富。对此,南医校史馆在建立健全各门类档案数据库和全面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布置校史馆,定期设置专题展览,通过上门征集名人实物档案、制作名人档案汇编、编写学校年鉴和制作电子年鉴、开发网站和档案馆触摸屏展示系统、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活动等方式,充分讲好南医故事,与南医人同行,不负九秩岁月芳华。


文:南京医科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袁霞 金迪 姜海婷

志谢:感谢医史学家张慰丰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编辑:魏婉笛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健康报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红色根据地的第一份卫生专业报。专注于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人民大众提供专业、权威、科学的卫生、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