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龙鳞桥:跨越千年的传奇
潘新颖
礼县龙林镇有一座古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这座桥名为龙鳞桥,也叫吊桥。因为桥头、桥中央的巨石上有寺庙,当地人也叫寺桥。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龙林人,却对这座桥的古今知之甚少,实在惭愧。只记得在我上高中之前,每次赶集,我总是经过这里,那会还没有修建能通车的大桥,这里成为连接两岸的必经之路。后来,我离开了家乡,时隔多年后,直到今年,龙林镇举办盛大的九月会,由于拍摄的需要,我再次踏上了这座桥,感受它的魅力。
过去,龙鳞桥的桥面是用木板铺成的。很多木板已经老化了,缝隙很大。站在上面,低头可以看到缝隙下深不可测的西汉水。走在桥上,木板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摇摇晃晃,让人胆战心惊。尽管如此,孩子们总是在桥上跳跃和玩耍。虽然桥身两侧的铁链锈迹斑斑,但却极其坚固,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在桥头和桥中央的悬崖之上,古柏傲立。其干如铁铸,苍劲而嶙峋,深扎于岩缝之中,似与峭壁融为一体。枝叶葱茏若翠云,每一片针叶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在风中舞动,沙沙作响,似在诉说岁月的悠长。阳光倾洒,那深深浅浅的绿,宛如被大自然精心晕染的画卷,于冷峻的崖间彰显着无尽的生机与顽强,令人敬畏。
龙鳞桥其实是两座桥,中间有一块巨石作为桥墩支撑着。大悲寺就建在这块巨石上,显得庄重而肃穆。寺庙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又不失典雅,飞檐高高翘起,斗拱精致,还有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寺庙里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像,香火不断。每到过节的时候,信男善女便会纷纷前来朝拜,祈求神灵的保佑。
关于这块巨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古代,这里经常发生洪水,人们很痛苦。有一天,一条金色的龙从天而降,用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桥,让人们安全地穿越河流。洪水退去后,金龙留下了一块鳞片,变成了一块巨石,若主流砥柱,把西汉水分成两部分,从石头的两边流过。为了纪念龙的功绩,后人在桥上建造了一座桥。
作为礼县西汉水的第一座铁索桥,它占据着交通要冲,横跨西汉水,连接四面八方。由于历经千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至于它的起始年代,确实是众说风云,但根据历记和相关考证,它应该始建于汉代,历经夏商秦汉,直到今天,一直是古驿道的中枢。站在桥边的明朝万历29年的《重建桥寺纪念碑》描述了龙鳞桥的战略地位:“东接秦陇,西接巴蜀,南接襄广,北接俘虏。它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兴衰,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因为桥上有一座大悲伤的寺庙,当地老人说人去世后鬼魂都要去这个地方“报道”,所以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那时,桥上没有路灯,夜幕降临,桥被黑暗笼罩,只有微弱的月光洒下斑驳的光和阴影。每当行人经过这座桥时,心里就会难免有点害怕,身体不由得起一些鸡皮疙瘩,只能加速匆匆经过。
如今,随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龙鳞桥迎来了新的活力。现在龙鳞桥经过亮化工程,每天晚上,桥上灯火辉煌,桥体的轮廓在灯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铁索如金龙,气势恢宏。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他们要么停下来拍照,要么阅读石碑上的碑文,探索过去的故事,要么走进寺庙,感受作揖祈福。
龙鳞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时光流转,它依然巍峨地矗立在西汉水上,默默地注视着时代的变迁和一代又一代西汉水两岸儿女的奋斗精神。
作者简介
潘新颖,男,汉族,80后,礼县人,乡村教师,陇南融媒通讯员、系礼县摄协会员、礼县网络协会会员、礼县影视家协会会员、陇南摄协会员、甘肃省摄影学会会士、中职摄协会员。
监制:徐 瑞 审核:李 强 编辑:薛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