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兰仓文苑丨王玲巧:碧玉河畔 清澈童年
文摘
2024-06-16 23:00
甘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吧
碧玉河畔 清澈童年
王玲巧
“碧玉中心小学”曾是兰仓大地上的一所名校,它位于碧玉河下游的中坝村,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历经83个春秋后,依然矗立在村西头。如今,整座校园已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的校园,记载了近百年前礼县政界有识之士的远见卓识,见证过无数学子的孜孜勤学和老师们的淳淳教诲,它是碧玉河沿岸人们引以为豪的知识殿堂。
1969年夏,母亲响应政策号召,带着七岁的我和更小的弟妹,从白河卫生院来到中坝村安家落户,我在碧玉小学读书近两年,在这座有着精美砖雕校门和朱红色门窗教室的校园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孩童时光。
老师素描
碧玉小学给了我童年最初的知识启蒙,时光虽已跨越了55个春秋,我仍记得老师的容貌性情,记得那些坐在教室是同窗学友,放了学便是拾柴禾、寻野菜的劳动伙伴。
我清晰地记得高个子赵校长,他威信很高,学生都怯他。学校教师不多,若哪位代课老师临时有事,校长会及时站在讲台上,翻开书本,拈起粉笔,接着就讲。因为他的威严,教室里比平日要安静许多。每当放寒暑假这天,全校师生列队前院,校长站在台阶上,他一边宣布获奖名单一边发奖状。我曾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五好战士”(其时,校园按部队编排,五好战士类似“三好学生”),当我兴奋地从校长手中接过奖状,再返回队列,就只等他那一声“解散”。出了校门,我一路飞跑,拐个弯就到家了,正在做饭的母亲见了,连忙擦净手,在铁勺里烫了浆糊,把奖状端端正正贴在土墙上。奖状是毛主席身着军装的半身像,褙贴在八开白纸上,右下角盖一枚鲜红校章。父亲回家见了,也会乐呵呵地看上好一会呢。
刘雪花老师苗条秀丽,性情温和,她是社请教师,教学报酬只记工分。班上有一位家里很困难的同学,冬天也没见他穿袜子,有次两天没交大楷了,他母亲拿鸡蛋在供应铺换了一张最便宜的黄纸缀成本子,他写完字高兴交上去。谁知第二天唯独不见最醒目的那一本,刘老师说她阅批后,特意放在了最上面,大家面面相觑,那同学神情黯然。刘老师再没追究本子去向,当即拿出钱叫买来两张白纸,亲手缀了一本比平时厚一倍的大楷本。教室的木窗格没安玻璃,窗户纸被寒风撕开口子,过十多天刘老师就买纸补糊一次,从不嫌麻烦,只为学生娃娃少挨冻。
孟莲英老师代算术课,她性格直爽,走路带风,讲课的语速也快。她的两个漂亮女儿也在本校读书,二女儿书叶与我年纪相仿,放学后我俩会结伴去“大墙背后”拾烧炕的玉米叶。深秋寂寥的庄稼地里,风把玉米叶吹得沙沙作响,这轻柔而温和的声音,像是给黄昏里的小女孩作伴儿。不久后,孟老师工作调动,带孩子回了县城,几年后,我们两家又成了潘家街的邻居,因有中坝的相处,彼此就多了几分亲切。
李春新老师,浓眉大眼,年轻英俊,是学校多次请求调来的,他对学生都热情有耐心,还要求同桌互帮互学,一起进步。他多才多艺,演唱戏曲远近闻名,带着一身本事和家小在中坝落了户,漂亮的阿姨把孩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在小山村显得与众不同。他家小院里,既栽着花,又种着菜。有一次我的弟弟“当花”,“花”已经出来了,却又“掩”下去,须喝了芫荽煮水才“赶”出来。母亲着急打发我去要芫荽,李老师一听,赶紧拔了一大把,我捧回一束香气,交给焦急的母亲。我上了高中,读吴伯萧的《菜园小记》描写芫荽的文字,童年记忆里的清香弥漫,融合着李老师的和颜悦色,也有我家的感恩之情。
课堂内外
数九寒天上学,每个学生手提一只小火炉,有的是破瓷缸,有的是土瓦罐,玉米棒引火容易,降温也快,课堂上趁老师转身时,对着火炉“噗噗”吹两口,满教室烟雾弥漫。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伸屈,弗之怠”,我也有过体验。写字课上,刘老师容许同学相互说话,也可以走动借笔墨,课桌上摆着大楷本、毛笔、墨盒等,几分钱买的金边墨条,蘸了水在墨盒里研开,再泡软冻硬的毛笔头,衬着“影格”,一笔一划描大字,还没写几个,墨汁又冻得涩巴巴了,有谁笔帽丢了,同桌就会折个纸帽代替。为了节省本子,也为了多练字,一个大字四周“带”一圈小字。
从小到大,常听老师说“宝贵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对于低年级儿童,最为珍贵的该是“课间十分钟”。我上二年级曾有一次课后的沉迷,不知饥渴,不顾暴晒,直玩到忘乎所以。那是夏天的一个上午,下课铃一响,老师前脚出门,我手掬“碌掼”紧随其后,一出教室便蹲下独自玩开了。七颗圆石子,在手中起起落落,没人和我争抢,只有石子相撞的叮当声……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脊背晒得生疼,肚子饿得咕咕响,猛一抬头,太阳正当头,四周寂静无声,不见一个人影,我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错把放学当课间了,幸好中午不锁校门。
有一位男生,他学习一般,也不调皮,在校园没有特别之处。可每到星期天,他会“率领”一帮伙伴去寻猪草,上胡家窑还是左家坪,由他说了算,他知道走哪条路捷近,哪里的野菜长得厚密,常叮嘱莫忘带干粮。他见谁竹笼里野菜没满,会把自己的抓几把添上。他爱清洁,不光自己的麻布衫就穿的干净,还不叫大家衣袖有污垢,他就像小伙伴们的“贴心姐姐”。
在农村,除了吃的口粮,烧炕柴草也是大人娃娃操心的事。冬季的一个星期天,我家填炕引火的柴草已用完,吃过晌午饭,我去河对面山坡寻柴,走过几道坎一无所获,正灰心折返时,忽见半崖上有一簇干蒿,在微风里摆动,我忙过去站稳脚,拿镰刀勾住,用力拔了下来。虚虚浮浮装进背篼,回家路上哼着歌,一进院见了母亲,赶紧说:妈,今晚有烧炕的了,母亲应声道:我的娃,今晚有烧的了。等我到了炕眼门前,见墙角垒着一大垛柴草。母女俩是同时“报喜”,母亲以为我看见她买的一大垛,自己却以为母亲知道我拔回来一小笼。
童稚 . 巧慧
1970年前后的农村,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可挡不住智慧火花在幼小心灵里燃放。小伙伴都聪明,俯首可拾的马莲、麦秆、包谷皮等,会变着花样玩得不亦乐乎。
随便一块平地,划几个方框就能“跳房”,河边拣几粒石子就是一副“噜掼”。没有皮球,会想办法做。村西头有一棵茂密大树,枝叶间结着椭圆形小青果。小伙伴各自找来乱羊毛,长棍捣落青果,石块砸出油脂,裹一层羊毛,粘一层果油,反复缠滚五六遍,一只只圆嘟嘟的“毛蛋”就成了,拍在地上砰砰作响,弹的老高,一群孩子满夹道奔跑着争抢。
鸡毛毽子是所有女娃的喜爱,几乎家家都有铜麻钱,抽匣里随便翻出一两枚,针线笸箩里找点碎布头,随处捡拾一根老鸹羽毛管,一端剪四瓣,用针线缝在包了布的麻钱上,插上几根花鸡毛,一团鲜艳就在脚尖翻飞了。我踢毽子的功夫不及玩伴,可做毽子的手艺不比谁差。
我和小伙伴们,当时很少吃香甜糕点,但个个都是“打点心”的高手,几个娃凑一块,一段廊檐就是一片作坊,一块碎瓷碗底便是一副模具。刨一小堆土,加点水拌湿,填满碗底凹处,小手掌使劲拍瓷实,再轻轻磕出来,大的小的,薄的厚的,摆满了窗台墙角,太阳一晒,又白又硬还裂了缝,染上几点红,活如真的一样。
两年后,按照政策我家将返回县城,临走那天,学伴梁淑花送我两枚用旧书页折叠的“方宝”,她递给我礼物时,两个小女童满脸欢喜,那包含着纯真友情的赠品,是我收到的第一份心爱之物。
喜悦 . 心愿
村庄与公路之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碧玉河,河面宽而水不深,没搭木桥,大人小孩都
踩一溜列石过河。挑水淘菜在上游,饮牛饮马洗衣服在下面。
父亲回家没规律,多数是下乡途中路过。当父亲搭乘的货车转过山弯,“嘎”地一声停在河对岸,还没等他从车栏板上下来,河边眼尖的人会大声喊:林荞爸爸回来了!热情悠长的喊声,叫水磨旁洗菜的阿姨接上,再传给夹道里玩的娃娃,他们边跑边喊,很快传进我和母亲的耳朵,等我蹦出房门时,父亲已进了院子,他那只帆布旅行包,已经提在一位叔叔手里,大人身后跟着一串小娃娃。进了屋,父亲掏出纸烟,先给大人装烟,又从帆布包里抓出大把水果糖,挨个分给围着的娃娃,这时我最开心,平日里被调皮娃喊“外来户”的短精神一扫而光。
过两天,父亲一走,我心里又空落落地……
除了盼父亲回家,我的心底,还悄悄藏着一个愿望:多么希望我的爷爷奶奶在身边。我有个小伙伴叫菊琴,她家一出房门就是敞院,奶奶做熟了饭,爷爷就站在敞院喊:“菊琴哎,吃饭了……”,长长的声音半个庄都听得见。我常想,若能像菊琴一样,早晨有奶奶梳长辫,傍晚有爷爷喊吃饭,该有多好,可惜我的爷爷奶奶远在通渭老家。
夏季某天的掌灯时分,村支书的老伴拿着一颗新摘的大桃,她的身后跟着我和小伙伴,从大门跟到院里,又跟进厨房,寸步不离,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颗大桃。只见杜婆婆走近案板,拿过菜刀,避开桃核切成几瓣,给围着的“小馋猫”一人一块,霎时,缕缕桃香就弥漫在摇曳灯影里,至今,那诱人的香味儿还留在舌尖。
大队院里高台阶上有个“供应铺”,里面有大粒食盐、桶装煤油、瓷缸瓷盆、铅笔墨水和几样绵布,大多数人用鸡蛋换货。我妈在里面买过一条很稀罕的红缎被面,多年来一直是我家的“珍宝”,它一直伴随我插队锻炼,工作后外出培训。
若村里来了货郎,女人孩子就欢天喜地,无论买不买,都围着货郎担,里面有着塑料口哨,木梳头绳、扣线顶针、印花手帕等,样样叫人眼馋,多数人只是欢喜瞅一阵。没钱买,鸡蛋、头发也可以换,啥也拿不出的,凑近看看也高兴。
校园往昔
一日,我阅览《礼县文史资料》第九辑,翻到“古迹遗存”篇章时,几帧图片跳入眼帘,霎时,心头犹如一道电光闪过,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是我七八岁读过书的学校,那砖雕校门、光滑石鼓,那拱形门洞、朱红门窗,无不唤起我儿时记忆。
读罢《礼县碧玉中心小学遗存的民国古建筑》(作者王虎成),才知晓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
1941年,正逢抗日战争的动荡岁月,为了实现“科教兴国”之夙愿,由当时礼县碧玉区区长刘远泽牵头,携当地340名有识之士,捐献了2296块银元和一处宅基地,建起了占地2121平方米,有22间校舍的“碧玉中心小学”,它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是当时礼县西南区唯一的“民办公助小学”。
那独具特色的威仪校门,据说是工程师亲赴北京,参观了“清华学苑”后设计的。因当时不惜财力投资,更兼建筑师技艺高超,施工严谨规范,时至今日,整座建筑的所有木质构件和屋顶部件,仍规整如初。
解放前,绝大多数的村学堂都在寺庙中,即使到了礼县卫校成立的1958年,新生也是在赤土山庙里上课;我的高中同学赵应生,70年代在青林村“蛟龙寺”庙里读完了小学。
我不禁感慨,40年代初,祖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飘摇,碧玉河畔就有一所如此规模的学校,架起一座“知识改变命运”的虹桥,能在这里读书,何其有幸啊!
从中高教师职位退休、年届九旬的吕笃平老师,就是当年的幸运儿。
1943年——1948年,他在这里读完小学,先后考入礼县县立初级中学、省立天水中学,1959年回母校执教一年后,在天水师专进修两年后,自愿回到碧玉小学。早在1958年7月,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生源遍及江口、龙林、太塘、白关等乡镇。当时名曰“戴帽子小学”(指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小学,因需要办起了初中班)课程除了原有的“语数政”,还开设了“动植物”和“音体美”。1963年正式挂牌成立“甘肃省礼县第三中学”。三年后“中学部”搬迁至集场坝至今。
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莘莘学子,亦是吕老师的新老校友,他们有人入伍、有人从政、有人务农,如瓦房村的杜定帮,1949年7月在礼县青训班学习,1951年3月至年底,徒步进军西藏,先在军区学习尼泊尔语,后参加“平叛拉萨战役”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多次立功受奖,于副师级岗位上离休。
吕家湾的吕忠,1949年7月在县、地干校学习后去武都工作,后来在西和县工商税务宣传部等单位任职,90年代,中央国务院颁发了《老干部离休光荣证》,于副县级岗位上离休。
尚保定,礼县龙林人,1968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曾任礼县师范校长、陇南师专党委书记,是省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授予“国际教育卓越成果奖”。就是这么一位卓越成就的学者,也是从碧玉小学走出的。在吕老师的印象中,他数学成绩拔尖,后来竟是文学成就非凡,著有《西和礼县方言纪实》《陇南语言辩证》等学术书籍。他每每脱稿演讲,其儒雅的风范,缜密的思路,流利的普通话,使整个校园为之惊慕。他退休后又潜心国画,多次获奖,成就斐然,当他知道吕老师喜欢自己的梅花,很快创作了一幅《香魂》,题款“为恩师敬献”,装裱后送到老师手中,时为他去世前的戊戌年。
吕老师考入县中学后,曾先后与张累德、李思孝(两人在各自领域建树颇丰)同窗共读过;在天水一中和陈应贤、乔可迁是同级校友,但因身体缘故曾两度休学,没能像同窗一样远走高飞或大展宏图,因而他经常教诲后辈:身体是最大的本钱。数理一直优异而心存遗憾的他,几十年寒来暑往在三尺讲台上,为家乡描绘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画卷。
吕老师退休后一直身骨硬朗,在四世同堂的幸福中安享晚年,他自豪地回忆起碧玉河畔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如王殿云,康耀宗、杜成名、赵振帮、鲁克明、戴高义、王辉、杨柳等,他们从小山乡振翅起飞,翱翔于祖国大江南北。
钟灵毓秀的中坝历来不乏“重教崇文”的有识之士,且不说民国时期牵头“集资建校”的刘远泽区长,就在上世纪中期,杨积善、杜勤学等大队干部,为充实师资力量,多次为学校“招贤纳才”,我的恩师李春新,就是他们当年恳切引进的人才。
山水深情
癸卯年立冬这天,我回到了中坝村,双脚一踏上这片土地,亲切感扑面而来。
水磨坊在冬阳里静默着,白杨树抱着喜鹊窝直指蓝天,老柳树佝偻着腰,树身大窟窿洞开,它或许是我儿时捋过“柳猴”的那一棵。最是那一渠溪水,还那般清澈,一路欢唱,一路奔流,渠底的石子,水面的黄叶,一草一木,仍那么亲切。
从村东走向村西,记忆里的画面,眼前的景物,相互交叠着,恍惚中,不知是风曳着阳光挪动,还是阳光把风染成金纱。我遇见了耄耋老伯,遇见了古稀大哥建社,遇见了花甲校友小舟,只须说出我家哪年在谁家院里住过,都会喊出我的名字。
小树林走来一位大嫂,大背篼压满了树叶,胸前抱一把秃头扫帚,它是扫树叶的“利器”,八九岁时我就懂。记得初冬的星期天,每每早起,背上背篼抱上老扫帚出门,清霜地里冷嗖嗖地,夹道不见人,心里就怀希望,过了水渠,欢喜心就低落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叫更勤快的人“万”了,谁早归谁这是规矩。冬日的失落,第二年会补回来,还是这片小树林,柳树根的一圈,春风唤出了小蘑菇,它也叫“手儿”,采蘑菇就是“扳手儿”,兜着一朵朵“小伞”回家,是收获,更是喜悦。
初冬的阳光,撒在平展展的水泥大院场,摊几捆透着香气的荏子,铺一溜带梗的黄豆荚。这里原是生产队分粮分菜的地方,若按人口分菜时,我会高兴地抱回一捆葱或几朵白菜。小卖部台阶上,坐满晒太阳的人,店主老人说,我家搬走两年后,他进城碰上我母亲,硬叫到家里吃了一顿饭。
我走近老磨坊,它正闭目打盹,再也唤不醒的样子。站上磨前的木桥,桥下湍流早已改道,两根木椽还搭在干岸,瞅着纹丝不动的磨轮,被唤醒的记忆里,磨轮上飞溅着哗哗水花,磨轮底下幽幽深潭。有一天,母亲抱着病重的小妹去集场坝卫生院,四岁的弟弟哭喊着追赶,我在后面紧撵弟弟,刚跑上了桥,弟弟脚底一滑,小半身子跌入磨槽,我惊慌中一把揪住了弟弟的衣领,使足全身劲拉了上来——焦急走远的母亲,一点儿不知身后发生的危险。
走进我家住过的院子,同院伙伴顺宝不在,他儿子已人到中年。那原先透过豁缝可见森森护林的南屋,变成瓷砖贴面的新房,大玻璃窗映着蓝天,也映着挂满枝头的柿子。我家住过的房子已无踪影,但我还是朝贴过奖状的方位,不由自主走近了几步……
没见到昔日小伙伴菊琴,见了她八十四岁的母亲,这位性情温和的阿姨,是我家近邻,她每天会陪母亲说一阵宽心话。阿姨叫建社大哥摘下一篮柿子,又装了一袋白菜,叮嘱我给母亲“捎个信”,柿子金光烁烁,我心里暖意浓浓。
重返校园
走遍村庄的角角落落,碧玉河上水泥桥是新的,广场上健身器材新的,父老乡亲的房屋是新的,唯独我儿时的学校是旧模样。
高大神圣的校门,当年憨小不懂欣赏,眼下才仔细端详。且不说门洞上方动态十足的莲枝、莲花,也不说门顶砖雕的狮子、大象,光瞧那别具一格的校名门匾,就叫人观赏不够。“禮縣碧峪中心小學”八个苍劲黑色大字,从右到左雕刻在八块方砖上,整体又被长方形围塑一圈,四周为黄色镂雕的回首云纹,云纹在顶端交汇于圆形红色“寿”字符。匠心独运的门匾,使得校门有画龙点睛之效。
我轻轻迈入门槛,穿过门洞,走过石子院落,来到教室门前,那光滑的廊檐条石上,留着几代女孩抓玩石子的指痕。走近老师的办公室,记起小同学常透过窗眼往里张望,想象大楷本上能得几个“红圈”。在吕老师珍存的照片里,门左右放两张躺椅,教师闲暇之余之余,坐在上面捧读书卷或吹拉弹唱,他们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背靠校门的耳室墙壁上,镶嵌两块建校时的石碑,原本字体清秀,文采华丽,虽历经岁月浸润,却无风雨侵蚀,83年过去,依然纹饰细腻,人物生动。
这座校园是建筑杰作,是育人摇篮,它与村庄同风共雨八十多年后,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将不再有上课铃声,也听不到朗朗读书声……
拜访老师
出了校园,径直向李老师家走去,老师正在大门外劈柴,见了我,忙搁了斧子,领我踏入月洞门,数十竿青竹,夹一条石子甬道,再进大门,眼前一座清净院落,上房端朴,侧屋敞亮。一棵梨树高过院墙,落剩的叶子在枝头绚烂着。虽是初冬,园里一畦菠菜,油绿未减。他指着檐下花树说:这一棵是红牡丹,这一棵是白牡丹。几十年了,老师用花草点染生活的雅兴丝毫未减。
堂屋一只雕刻着“双凤朝阳”的古旧木柜,是老师珍爱的传家宝,听它久远的来历,叫我看到百年前草坪李氏家族勤劳创业的场面。
老师已八十四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仪态儒雅,老师大半辈子在村庄教书育人,备受乡人敬重,这一座以校为邻的雅致庭院,当是他晚年最好的“陶然居”。
同窗叙旧
在古老的碧玉河畔,在新建的凉亭底下,我和李钧、赵志明三位昔日同窗,在叙旧,也在话别。
李钧是李老师的长子,从小聪明勤奋,是同窗学友中的佼佼者,他高中毕业入伍考上军校,在新疆军营里亦是出类拔萃,他用智慧和汗水,走出了青春的辉煌。这次与他不期而遇,若不是在他父亲家,相互肯定认不出来。
赵志明是村医的儿子,我家刚到中坝时,借住在赵志明家院里,他的父母善良厚道,给了我家很多帮助。在1975年春上高中时,与我在县一中同班过几天,但早已忘记了旧时模样。他回忆起我到中坝第一年,一位高年级男生打哭了我,是他领我回家给母亲告的状,打人有理由:你家是来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孩提时光,恍若隔世。
昔日孩童,如今鬓发掺满了银丝,沧桑替换了稚嫩,在叙笑间,神态还隐现着熟悉的影子。谁都明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当被问候起各自的先父先母,不禁叹息:“走的太早”,怀思之情溢于言表。
这珍贵又短暂的一见一别,实属偶然。我想去中坝筹划已久,当天却是匆忙动身;赵志明一直出外做工,恰好近期回家;李钧从乌鲁木齐专程回来,在县城参加完外甥的婚礼,打算陪父亲住一段时间。这般机缘巧合,才有了发小的此次重逢。
风景秀丽的中坝村啊,在这片土地上,我学会了勤劳,懂得了铭记,清澈的碧玉河啊,滋养了我的童年,映照过我成长的影子。
作者简介
王玲巧,女,甘肃礼县人,生于1962年8月。甘肃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礼县作协会员。著有《回望走过的路》一书。甘肃礼县物价局退休干部。
监制:
徐 瑞
审核:
李 强
编辑
:
薛 婧
甘肃礼县文化馆
发布文化资讯,拓展政务,服务民生,发挥联动传播效应,创建更全民更惠民的文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
诗歌欣赏丨潘新颖:车窗上的冰花(外九首)
党建结对进社区 共驻共建聚合力——礼县文化馆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北关社区开展党建共驻共建暨文化服务进社区活动
兰仓文苑丨礼县龙鳞桥:跨越千年的传奇
树典型 鼓干劲 提精神 创佳绩——礼县文化馆召开2024年度表彰大会
温馨欢送会 浓浓惜别情——礼县文化馆召开2024年度退休人员欢送会
【书讯】历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开宝九年》出版发行
礼县文化馆、图书馆走进湫山镇开展“送图书送书画”活动
喜讯 | 礼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吕升荣出版个人诗文集《田野一角》
兰仓文苑丨杜文明:木树关 秋日里的诗意画卷
馆际交流促发展 互补互学谋新篇——礼县文化馆赴崇信县文化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写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之际
礼县本土原创秦腔剧《铸鼎西垂》即将献礼启幕
请您欣赏丨视频:航拍祁山
兰仓文苑丨申贵怀:病房里的春天
关爱有温度 中秋情更浓——礼县文化馆开展“月圆中秋·温暖相伴”结对关爱行动
【秦皇祖邑 三国胜地】礼县三大精品旅游线路推荐
严把“消防关” 筑牢“防火墙”——礼县文化馆、美术馆举办消防知识宣传讲座
【直播预告】秦腔清唱演出活动
【工作动态】县委直属机关工委督查考核礼县文化馆党建工作
线上展览|马智强国画作品展
礼县文化馆2024年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展演活动成功举办
【直播预告】2024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展演
诗歌欣赏丨潘新颖:明天就要离开(外十三首)
不负“暑”光 快乐“艺”夏——礼县文化馆2024年全民艺术普及暑期免费开放培训班今天开班啦~~
外出“取经”拓视野 交流学习促提升——礼县文化馆赴文县文化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来稿选登 | 赵建斌书法作品选
礼县文化馆2024年全民艺术普及暑假免费开放培训班开始报名啦!!!
礼县庆“七一”“讴歌新时代·红歌献给党”音乐会成功举办
一次特别的主题党日活动——礼县文化馆党支部与丰池村党支部开展“馆村聚合力 共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兰仓文苑丨王玲巧:碧玉河畔 清澈童年
馆际交流 互促提升——徽县文化馆来我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网络中国节·端午】兰仓文苑 | 忆端午
【镜观兰仓】鲁松林:大山深处美丽的农家小院
兰仓文苑丨杜文明:魅力上坪,休闲度假的绝佳地
礼县文化馆举办“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先秦文化”专题讲座
【直播预告】“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先秦文化”公益讲座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巧借传统庙会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开展“先秦文化·三国文化”考察学习活动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走进城关镇贾胡窑村开展非遗专题调研活动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走进城关镇水城社区开展“送文化进社区”活动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走进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文化进校园”活动
馆际交流拓思路 相互学习促发展——礼县文化馆赴麦积区图书馆、文化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 | 礼县文化馆举行“寸草春晖·感恩母爱”亲子诵读活动
【直播预告】“寸草春晖·感恩母爱”亲子诵读会
用“情”关爱 用“爱”纾困——礼县文化馆持续开展结对关爱工作
礼县文化馆倾情助力礼县2024年“苹果花开•探秘秦源”文化旅游节“陇原红色轻骑兵”惠民演出暨春游赏花促消费活动
文化观察 | 浅谈如何发挥文化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礼县文化馆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安排党纪学习教育工作
来稿选登丨申贵怀:春和景明四月天 赏花踏青正当时
兰仓文苑丨杜文明:自在坦然 活在当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