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到科协的时候,就知道科普这条路不好走,但我就想试试,能走成啥样。”武清区科协科普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兼科技馆馆长李浩成实实在在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畏挑战的勇气和对科普事业质朴而坚定的信念。在他看来,科普是一座桥梁,关乎着知识与大众的连接,而他愿意成为这座桥上最坚实的基石。
初见李浩成,很难不被他眼中的光芒吸引。那是一种对科普事业纯粹的热爱,如同孩子对神秘世界的好奇,炽热且执着。“您觉得科普工作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呢?”
李浩成沉思了一下,开始讲述他的故事:“我是2016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的。其实一开始,我也没完全意识到科普的魅力。但当我深入其中,看到大家对科学知识从懵懂到了解,那种感觉太奇妙了。我们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时,困难重重,科室人少活多,但我就想着,这是为了大家,得干!于是筹划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一点点研究制定方案和任务分解表,那些日子,满脑子都是这些事儿。”
在这份信念的支撑下,李浩成全身心投入到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中。他精心筹备动员部署会,研究并制定了《武清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实施方案》和《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他定期组织创建工作推动会,一项一项地对标、对表、收集、梳理、汇总佐证资料,整整12类25册!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武清区成功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李浩成说:“那段时间真的很难,但每克服一个困难,就觉得离目标近了一步,大家齐心协力的感觉特别好。”
今年8月份,李浩成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普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李浩成围绕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主题,结合武清区实际情况,搞出了不少新花样。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服务、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网络科普知识竞赛、科学家精神展、“云上科普日”等等,线上线下区级重点科普活动70多场。他还动员各个成员单位一起干,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从食品安全到垃圾分类,从燃气安全到反电信诈骗,科普活动开展了60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7万余份,吸引15万多人次参与。区科协也因此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李浩成说:“科普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就是要结合实际,搞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看到线上线下这么多人参与,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也希望能不断把科普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人受益。”
当谈及科普知识传播时,他说:“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传统方式,还得想方设法让科普更接地气。”他充分发动基层科协组织,让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们都动起来,传播权威媒体信息。他还想到了入户宣传、农村大喇叭广播、社区流动宣传车这些接地气的办法,把科普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在区级各媒体开设科普栏目,线上载体每年推送信息90万余条次、视频5.2万余次。李浩成回忆道:“有一次在村里开展科普活动,我们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科普知识。刚开始,村民们都没太在意,觉得这广播能讲出啥花样?结果当听到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食品安全、燃气安全这些,村民们都被吸引了。后来,村民们还要求多举办些这样的科普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是李浩成的又一创举。他巧妙利用武清的科普资源优势,打造了“知武清 科普行”“雍阳科普大讲堂”等招牌活动,开展特色活动达110多场,使青少年受益匪浅,“知武清 科普行”—荣获天津市“全地域覆盖”十大品牌。李浩成说:“青少年是科普的重要对象,我希望通过这些特色活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他还积极发动大家注册科普信息员和科技志愿者,为科协和科技馆赢得了全国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优秀单位、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各类荣誉。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小武深深感受到李浩成对科普事业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热爱。他所做的一切,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工作范畴,他是在用心编织一个科学普及的美丽梦想,致力于让武清区的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科普之光!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美丽武清
记者:翟培芸
编辑:尤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