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文没有想到,十年前,作为社区书记的自己会因为“兼职”而与志愿服务一生结缘。
“当时生态城只有8个社区,每个社区最多有2个社工。为响应号召,我们几乎每天都出去进行志愿服务。”2015年,生态城开发建设正热火朝天,环境保护、服务居民等事务亟需帮助,生态城广泛动员社区基层力量积极参与,李长文正是其中之一。
春天植树、夏天净滩、秋天护果、冬天清融雪……各位“兼职”的志愿者成了生态城建设的“一块砖”,在环境清整、民意调查、绿色祭扫等各种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汗水融入城市建设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由于活动完成得出色,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李长文索性带着全体社工,以“和风社区志愿服务队”的身份加入生态城志愿者协会,正式开启对志愿服务的探索。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李长文见证了生态城志愿服务“大家庭”的发展,医院、学校、景区等越来越多的主体加入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种类也从环保、基层治理拓展到医疗、文化、法律、助残、助弱、赛事服务等10大类30多个项目。
“去年3月,‘志愿生态城’志愿服务品牌应运而生,志愿服务的内涵更丰富。”生态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长文介绍,“志愿生态城”将成为志愿行动的力量源泉,进而转化为一种城市特质,“让大家在志愿服务中,感受生态城拔节生长的精神力量。”
品牌加持下,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团队加入志愿者协会,也让志愿服务体系逐渐多样化。
2019年,儒和(天津)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落地生态城。来到生态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动员全体党员加入志愿服务团队。
“了解到生态城就有志愿者协会后,我们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公司党支部书记李连江说道。
在生态城志愿者协会成立11周年之际,儒和加入新成立的“两新”组织先锋号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生态城志愿者协会中的新力量。“按照计划,今年公司将动员全体党员、员工成为志愿者,在服务中为居民做实事、解难题。”
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不仅在行,更在于凝聚社会共识,参与社会治理。在“志愿生态城”品牌建立的同时,国家海洋博物馆、蓝天救援队、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宜禾”品牌也成为一颗颗冉起的新星,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之中,“来到生态城,就当志愿者”已蔚然成风。
志愿者人数不断攀升,孩子们也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角。“当我告诉小朋友们,生态城平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并争先恐后地想要加入。”小鸥志愿服务队成员叶林说。
在2025年1月1日凌晨,40余位身穿小鸥志愿服务队队服的儿童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夜间工作者送上温暖。
“这是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参与生态城志愿服务的第二年,报名活动的青少年比去年翻了一番!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街头,讲述‘一杯姜茶’的故事。”
去年,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共与生态城合作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150余场,生动诠释“小蚂蚁大力量,公益改变童年”,让社区充满温情、充盈文明风尚。
“志愿精神要从小培养,志愿服务要从‘娃娃’抓起。”面对青少年健康安全问题,蓝天救援队书记高雅带领团队打造“守护未来 平安校园”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在生态城各校精心选拔身体素质佳、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学生组建滨海蓝天救援-校园志愿服务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志愿服务的种子,让安全意识在校园扎根。
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志愿故事
不仅描绘出志愿服务
助力基层治理的温馨画面
更让城市幸福“升温”
如果你也有难忘的志愿故事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让“志愿生态城”
因你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