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
历来是电诈案件集中爆发期
诈骗分子的各种新型手段
防不胜防
现整理几个经典案例
请大家提高警惕
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
中国广联演员委员会发布安全提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发布安全提示,表示关注到有多名演员被疑似诈骗组织以拍摄影视剧等工作为由骗至境外,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损害。
提示演员及经纪公司:在进行跨境工作之前应谨慎鉴别邀约方身份和工作性质;建议在签署工作合同之前向有关单位核实。
警惕出国劳务四大骗局
以“工作轻松高薪” 为诱饵,虚假招工。
一些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以“工作轻松”“薪酬高”等为诱饵,刻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利用与务工人员信息不对称,诱使其在不明实情下签订不平等劳务合同,导致务工人员到国外后才发现被骗,陷入维权困境。
先交钱再出国,不法分子卷款跑路。
不法分子以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收取高价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后卷款潜逃。
出国后补签证,权益受损求助无门。
某些无资质的中介机构谎称“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先出国再补办”,将劳务人员送至国外打黑工。
持非工作类签证的务工人员,非但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其务工行为还触犯当地法律,一旦被查获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国。
伪造材料骗人出境,深陷困境难以脱身。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诱骗务工人员出国劳务,伪造工程项目和虚假证明,出境后没收务工人员通信设备、撕毁护照,逼迫其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如何避免落入“境外招工”陷阱
看到境外招工信息,首先可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相关派遣公司是否列入“国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仅凭对方提供的表格资料,并不能证实公司的正规性。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名单已向社会公布,可通过商务部官方网站查询。具体操作是进入“机构设置”里面,选“合作司”,“在线查询”里面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点击“企业名单”,即可查看所有合规企业的信息。
各国劳务派遣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求职政策可以通过相关国家大使馆或官方网站进行求证。
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劳务签证,求职者需分清签证类型避免被蒙蔽。
求职者应避免通过不知名网站和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求职或缴费,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除了出国劳务骗局外
还有一种诈骗近期高发
随着春节将至
各位小伙伴们纷纷买票
准备回家过个好年
但说不定你的钱包
已经被骗子盯上了
五分钟带你了解
什么是机票退改签诈骗
套路解析
1、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包括受骗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详细信息,并在受骗人登机前,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旅行社等工作人员,以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的方式博取信任。
2、骗子假借“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再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烟雾弹”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企图套取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
3、以指导操作协助改签退票为由,要求当事人操作网银或支付软件,远程套取验证码、诱导转账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交易信息,进而转走当事人账户存款实施诈骗。
如何防范机票退改签诈骗?
1、辨别来电号码:航空公司或在线票务服务平台一般只会通过其官方电话联系,若是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应提高警惕!
2、警惕下载软件指导操作:所谓工作人员主动提出补偿指导操作,并要求下载指定软件的,一定是诈骗!
3、绝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开启屏幕共享,骗子便能套取您的银行账号、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等,轻松转走您的存款。
警方提示
1、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如果接到来自航空公司、银行等机构的电话,先确认其身份,避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
2、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接到涉及退款、退票等敏感话题的电话时,切勿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通过官方网站或官方客服渠道核实信息。
3、警惕虚假退款信息!遇到退款失败或需要提供收款码等要求时,务必保持警惕,真正的退款过程不会涉及提供个人支付账户信息。
4、加强手机安全设置!下载任何APP前,务必确认其来源,避免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定期检查手机权限和账户设置。
5、不要轻易透露验证码和密码!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将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提供给陌生人,尤其是在不明来源的电话和网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