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

学术   2024-11-11 16:34   安徽  


作者:魏艳1,李保国2*,周园1,远萌1,赵鹏军3

单位: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2.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3.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简介:魏艳,女,河南鹿邑人,研究员,从事区域与旅游发展研究。*通信作者,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景观与旅游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院高水平成果奖励与培育项目(242201045);河南省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项目(220501003);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2060108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3BJJ045);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23-2583)。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19期

引文格式:魏艳,李保国,周园,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19):118-120.


长按识别

OSID开放科学计划

长按识别论文专属二维码,听作者讲述论文写作背景,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

“三农”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重要部署。同时,二十大报告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两大战略的叠加为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051—2016)行业标准中指出,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而乡村康养旅游以乡野风光、乡土风情、乡村风俗等乡村特色资源为旅游吸引物,通过丰富的旅游产品,多样的旅游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感受乡土气息,并达到强身健体、养生养心功效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


乡村康养旅游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1.1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乡村康养旅游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康养、休闲、健身、娱乐等服务,并促进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手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对乡村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加产业价值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极大地促进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和富民产业。


1.2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民风民俗既是乡村的精神食粮,又是乡村康养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就是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通过民俗展示、非遗传承等方式,将乡土文化与乡村康养有机结合,既丰富了乡村康养旅游产品内容,又保护、传承了乡村文化,更增加了村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增砖添瓦。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要求村民增强文化素养,有利于塑造新的乡风文明。


1.3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康养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就是乡村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在乡村发展康养旅游,前提是乡村要具备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人居环境,因此,乡村康养旅游开发的各环节都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乡村康养旅游要修复湿地、草地、林地等生态重点区域,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卫生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措施,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增强生态理念,营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


1.4 提高乡村居民素养

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相关的旅游服务就业机会,从而要求居民从思想意识、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按照旅游从业者的标准进行提升,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开放、文化提升、素养提高,改善了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民。


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基础

2.1 乡村康养旅游的资源基础

河南省东西横跨第二、第三地形阶梯,南北纵贯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形、气候的差异使得河南东、西、南、北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物种特产,乡村康养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显著。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农耕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根据旅游资源普查数据,河南省旅游资源单体达39802个,其中70%分布在农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河南省开发乡村康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河南乡村自然风光类和人文古迹类资源完美结合,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伴有传奇的民间故事和名人轨迹,古村古镇也常在依山傍水之间,使得河南的乡村对城市居民更具吸引力。


2.2 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基础

河南省依托“三山”(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地区的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创建了4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58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40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推动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在此基础上,河南省又提出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以县为主体、村为单元,推进大文旅、大健康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打造以“三山”为主的康养产业集群,全国率先制定了《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省级地方标准,出台了《创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管理办法》《乡村民宿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等政策文件,将乡村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后遴选了2批391个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对首批创建成功的40个村奖补3.2亿元,有效促进了乡村康养旅游走向标准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情况见表1。


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设施不配套

经过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厕所革命,河南省乡村地区交通设施、旅游厕所、环卫设施、医疗设施、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但是道路等级低、安全性差、节假日拥堵严重,乡村停车难,乱收费,旅游环境脏乱差,旅游标识不足等问题仍是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智慧旅游的兴起,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也亟待快速提升。乡村康养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感受自然、养生养心的旅游目的所在,对住宿、饮食、医疗、康体、娱乐等服务接待设施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对乡村康养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2 康养特色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

河南乡村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西峡经验”“栾川模式”,但是整体看来,“千村一面”的开发问题依然存在,“农家乐”“赏花”“采摘”等简单的项目单调乏味,乡村康养旅游有别于乡村旅游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对“保健”“养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各地在乡村康养旅游开发中要丰富旅居、健身、康复、理疗、养老等特色康养项目,并突出当地文化、养生资源特色,避免同质化发展。 


3.3 资源挖掘不够,品牌效应不足

河南省拥有森林、温泉、湖泊、中医药等特色鲜明、品质良好的乡村康养旅游资源,但很多乡村在开发过程中,只是借着康养旅游的噱头,推出了登山、健身、休闲等一些大同小异的康养项目,对当地的康养、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河南省以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特色村为抓手,促进了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但是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刚刚开始,对于乡村康养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仍停留在一些简单的赏、游、购等方面,未充分体现河南乡村康养旅游品牌特色和康养价值,也未形成特色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和线路。


3.4 旅游管理滞后,专业人才缺乏

河南省大多数地区的乡村康养旅游为当地居民跨界经营,开发过程中,受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市场经验、保护理念、服务意识、品牌塑造等限制,易产生缺乏规划、过度开发、破坏环境、欺宰顾客等问题。乡村康养旅游需要旅游管理、策划创意、医疗理疗、中医养生等各种专业性人才支撑,但乡村发展环境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又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导致乡村康养旅游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宣传、医疗保健带头人、传承人等各类人才严重短缺。


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策略

4.1 加强政府引导,优化顶层设计

国家出台了《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系列支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河南省各地政府要在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在国土空间规划、农田水利、土地流转、生态保护、基础设施、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促进当地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乡村康养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的新局面。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涉及旅游体验、文化休闲、体育运动、养生养老、医疗保健、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多个板块,这就需要科学制定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规划,绘制一张蓝图,统筹各个部门,统一谋划、共同推进、品牌打造,推动乡村康养旅游走向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


4.2 突出因地制宜,开发系列康养产品

乡村康养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就是乡村良好的资源禀赋,河南省乡村要充分发挥各地森林、温泉、山地、河湖、湿地、中医药等各具特色的康养旅游资源,把康养旅游与乡村景观、乡村空气、乡村农耕、乡村生态、乡村生活、乡村人文、乡村美食紧密结合起来,以休闲养生、旅居养老等康养产业为核心,进行农耕体验、运动健身、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多功能开发,打造返璞归真、修身养性的康养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细分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成员构成,专注消费需求,开发全龄段、成体系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养眼、养身、养心的旅游目的。


4.3 健全配套设施,提高游客舒适度

乡村康养旅游的主要游客来源是城市居民,其旅游目的重点是放松身心、康体健身、修身养性,感受慢生活,乡村康养旅游相较于乡村旅游更注重旅游者在乡村开展康养旅游活动中身心健康的提升。因此,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甚至医疗保健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工作;加强道路的升级改造,既要拓宽升级通往主要景区景点、康养区域的道路,又要重视道路两侧绿化、亮化、美化和休闲设施的建设;注重通信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进智慧旅游与数字乡村建设。在服务设施方面,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养生馆、针灸馆、推拿馆、康复馆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养生膳食、旅居生活、康复护理、养颜健体等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在生活配套服务方面,要注重乡村人居环境、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让游客既有旅居的感受,又有回家的体验。


4.4 培育专业人才,提升经营服务水平

乡村康养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升级版,既需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又需要懂健康的医疗康养人才,而乡村康养旅游刚刚兴起,人才体系不完善,且乡村的就业环境吸引力不足,这就要求乡村康养旅游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重中之重。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给予大学生和城市人才回乡创业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壮大乡村康养旅游人才队伍。其次,深化校企合作,推送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到高校进行旅游、康养等相关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第三,在村民中开展旅游经营管理职业道德与基本常识培训,培养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康养旅游服务人才,实现村民文明素养提升。


4.5 利用“互联网+”,推动乡村康养智能化

对于乡村康养旅游者而言,独特的景观不是最具魅力的吸引物,他们更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所能提供的康养服务,因此,他们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并预约个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乡村康养旅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平台建设,满足游客全过程的信息需求。开发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应用系统,构建与各城市的“云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数据、特色“云文化”等相对应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天气、住宿、餐饮、康养服务等细节,让游客足不出户了解状况,增加体验的满足感。开发河南乡村康养旅游服务App,通过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让游客更加便捷地预约前往,增加体验满意度调查,捕捉游客的需求,及时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结语

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作为有效的实施途径,河南省应依托乡村独特优良的生态人文资源禀赋,抓住发展机遇,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理念,打造河南乡村康养品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器。




更多推荐论文
论文推荐|基于IPA理论的乡村民宿游客感知:重要性·满意度和差异
论文推荐|基于专利分析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全球技术布局
论文推荐|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论文推荐|荆州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景观指数分析
论文推荐|大豆根瘤菌与菌根真菌的协作对盆栽大豆生长的影响
论文推荐|渍水对定向槽种植薯蓣类山药块茎发育的影响
论文推荐|广西冬种马铃薯节肥品种筛选
论文推荐|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及演化特征研究
论文推荐|桦褐孔菌口服佐剂对禽类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论文推荐|不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 采编:夏梦

  • 排版:小同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