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部门发文: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进行募捐、直播带货

政务   2025-01-25 14:51   江西  

日前,民政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问题。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困境儿童个人合法权益,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仍存在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专业性不足、规范性不够等问题,不慎或者故意披露泄露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事件还时有发生。

《办法》提到,各有关部门通过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方式处理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应当依法进行,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处理、谁负责”的原则,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相应职责。

其中,网信部门要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指导网络运营者加强网络信息筛查排查,发现披露泄露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置。

地方各级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在案件侦查、调查取证、审查起诉、法律监督、司法审判、法律援助、律师代理以及典型案例发布等工作中,应当依法做好涉案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民政部门在组织实施社会救助、慈善帮扶、关爱服务时,要依法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监督指导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关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教育部门监督指导学校落实涉及学生隐私保护的各项规定,在奖励、资助、爱心捐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困境儿童个人及其家庭有关信息,依法保护遭受性侵害、暴力伤害等儿童的个人信息。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期间,需要处理困境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限于开展活动所必需的最小限度和范围,并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

各级残联在工作中加强对困境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避免因残疾情况等个人信息的泄露引发对困境儿童的不公平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困境儿童标签化,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博眼球、赚流量,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进行募捐、直播带货等。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因困境儿童通过其求助,需要公开有关信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办法》详情。


来源:民政部、《公益时报》

寒潮来袭!雪会来吗?
孙洪山在昌看望慰问假期留校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拜年了!
@高考生,江西2025年高考体检这样安排
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吴永明走访慰问南昌十中西藏班师生

 在看就点这里吧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教育信息发布,包括文件通知、教育政策及解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