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解救苏武时,顺道救出一个小跟班,却为匈奴造就致命汉人天敌!

情感   2024-09-13 20:39   河南  
苏武,卫青爱将苏建之子,出使匈奴时卷入匈奴内乱被扣留。匈奴威逼利诱,他用刀刺自己都不愿投降;气得匈奴人把他赶到北海牧羊,扬言公羊生子才能放他回国;在北海牧羊19年,始终忠贞不屈,以苏武牧羊的伟绩成为民族英雄。
一直到汉始元六年(前81年),匈奴老单于死后,新接班的壶衍鞮单于还不够强大,并且有意与大汉朝交好。汉昭帝便趁此时机派遣使团,跨越重重阻碍,才将这位忠义志士救回了汉室。
苏武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可谁承想,汉朝救苏武时,还顺道儿“捡”回了个宝贝——常惠,这个小跟班成了匈奴后来的致命天敌。
常惠这人,别看名字温文尔雅,实际上是个机灵鬼,心眼儿多得跟筛子似的。他本是和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假吏,也就是代理职务的一个小同志,当年也被一道扣了下来。不过,人家心态好,愣是把囚禁生活过成了“留学深造”。
在匈奴的日子里,他不仅学了匈奴话,还搞清楚了匈奴内部的“小九九”。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一帮匈奴的哥们儿,天天喝酒聊天,愣是把匈奴人的脾气秉性摸得透透的。
当时汉朝的营救使团一到,匈奴人并不想把苏武放回去,便主打一个“信息差”,谎称苏武已死,说什么也没办法把苏武送回去,营救的事儿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常惠起了大作用。他先是利用和匈奴混熟的关系,找机会偷偷来到了汉使的营地。悄悄告知汉使,苏武并未死去,并献上一个密计,成功将苏武连同他自己救回了汉土。
这一密计便是“鸿雁传书”。常惠教汉使利用汉朝皇帝的权威和匈奴人对汉朝的敬畏心理,编造了一个关于“鸿雁传书”的故事。
第二天,汉使见到单于,态度一改前几日的寒暄,特别严厉的说:
“既然你们有意与我们大汉重归于好,就不应该对我们有所欺瞒。昔日,我国皇帝于御花园中射中一雁,雁足竟系有绸带,其上书载苏武尚存人世。你缘何声称他已故去”?
单于听闻此言,额头瞬时渗出汗珠,深知得罪大汉的后果不堪设想。他暗自惊叹,莫非真是苏武的忠贞之义感动了天地,连大雁都愿为他传递音讯?
他连忙向汉朝使者致歉,并更正道:“苏武确实仍在人世,我们即刻便将他释放,送他归国。”
于是,常惠这个小机灵鬼儿,就这样成功的跟着苏武同志一起回到了汉朝。
回到故乡,常惠那叫一个高兴啊,心想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回去吃顿热乎的,再也不用啃那硬邦邦的羊肉干了……
可命运这东西,就爱开玩笑。常惠回到汉朝,本以为能安心做个小官,混混日子,没想到他的“匈奴通”技能被朝廷看上了。几年后,机会来了,汉朝要派使者去西域,联络各国对抗匈奴。
常惠成了最佳人选,他心里本来是一万个拒绝的。不过他又琢磨着,这是他报仇的天赐良机。他接下了这个任务,心想,哼,当年你们扣我,现在轮到我给你们添堵了。
这一去,常惠那是大展拳脚,凭借对匈奴的了解,外加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愣是把西域各国忽悠得团团转。他一会儿跟这个国家聊聊友谊的小船,一会儿跟那个国家谈谈合作的大桥,愣是把西域各国都拉到了汉朝的战车上。
他在西域混得可是风生水起,不仅跟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还时不时地给匈奴人制造点麻烦。他一会儿派个使者去匈奴那边逛逛,炫耀一下汉朝的繁华;一会儿又搞点小动作,让匈奴人头疼不已。
匈奴人那叫一个气啊,不禁后悔:这小子,比苏武麻烦多了,当年就应该先把他除掉!
不过,常惠最绝的一招,还是联合乌孙国,给匈奴人来了个狠狠的打击。那时候,乌孙国和匈奴人是死对头,常惠一看,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于是,他赶紧跑到乌孙国,向上汇报:
“国王啊,你看我们汉朝和乌孙国那可是世交,现在匈奴人这么嚣张,我们得联合起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国王一听,哎呀,这不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吗?于是,他立马答应了常惠的请求。常惠和乌孙国国王联手,策划了一场大仗。
他们联合各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匈奴进发。匈奴人一看,哎呀,这不是乌孙国和汉朝的联军吗?怎么这么多人啊?吓得赶紧逃跑。可常惠和乌孙国国王哪肯放过他们啊,愣是把匈奴人追得满地找牙,那叫一个惨。
这一仗,常惠那可是立了大功,不仅给汉朝长了脸,也让西域各国对汉朝刮目相看。更加坚定了跟汉朝合作的决心。
然而,常惠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真正的和平需要更坚实的基石。于是,他继续穿梭于西域各国之间,用智慧和勇气编织着和平的网。他或是调解纠纷,或是促进贸易,或是传播文化,让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也让西域各国在和平的环境中繁荣发展。
就这样,常惠在西域越来越有名气,不仅成了汉朝的得力干将,也成了匈奴人的头号敌人。他的故事在汉朝和匈奴之间传为佳话,也让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佩和赞叹。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但总有人能以一己之力搅动风云、改写乾坤。常惠便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汉朝与西域的和平之路,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方向。
常惠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中有光、有梦、有勇气,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汉史钩沉
以文论道,以史为鉴!交流人人自由,观点尽有百家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