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人民日报》聚焦南京:看钢铁厂区变景区

政务   2025-01-25 19:21   江苏  

沐浴冬日暖阳,开启一场工业旅游,“滨江工业生态走廊”列车即将出发——

在江苏南京,登上观光列车,记者从三山矶站出发,窗外高耸的炉子,钢筋铁骨的厂房,忙碌穿梭的新能源重卡——列车抵达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宝钢股份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梅钢的厂区变景区,是传统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哪里还有以前钢铁厂的样子。”作为旧日“邻居”,梅山街道66岁居民王兆福回忆以往:空气中是散不开的煤气味,晒个被子都蒙上一层粉尘。有条件的居民搬走了,留下来的三天两头打电话投诉。

说话间,列车停靠在一座M形建筑前。“这儿是全封闭料仓,厂区变景区,秘密藏在这里头呢。”梅钢能环部环保管理室主任王东介绍,“江边码头旁,以前每天堆放着数万吨煤和铁矿石,风一吹,粉尘染黑了道路;雨一淋,污水淌进了长江……”

转变从2022年开始。那年,南京市启动对高排放高污染的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梅钢上马了5个全封闭料仓、6个全封闭筒仓,用于原料储存,仓内设置了鹰眼雾炮,监测到粉尘超标会自动喷淋降尘。

“物料全程在57公里长的‘空中走廊’运送,实现了‘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加上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4%、71%和79%。”王东介绍,2023年梅钢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收入100多万元,“钢厂彻底改头换面!”

  在热轧1422产线,2025年第一批来研学的师生们,近距离目睹奔腾的钢带如同一条疾驰的火龙,以每秒13米的速度穿过千米轧线,230毫米厚的钢坯被轧制成1.2毫米厚的成品。
  梅钢1422工厂副厂长罗克力领着大家走进10米开外的一间操作室。通过操作室的屏幕,不仅能看到每块钢坯从入库到出厂的实景画面,还能借助数字孪生的“火眼金睛”,透视加热炉、除磷箱内的生产情况。 


“过去钢铁工人在一线烟熏火燎的劳动场面不存在了,现在坐在空调房里动动鼠标,就能干得又快又好。”罗克力说。



  2022年以来,梅钢响应南京市“智改数转”战略,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吨钢综合能耗连续3年下降,成本累计缩减36亿元,平均利润增长40%。



“工业锈带”成“生态秀带”,在南京,“厂区变景区”多点开花。南京钢铁、金陵石化等“两钢四化”企业进行生态化提升与数智化改造,微型湿地、景观草坪和生态鱼池成为“新基建”,白鹭、黑鸢与喜鹊成为“新职工”,工业旅游成为“新卖点”。







“‘十四五’以来,南京各类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削减12.4%、21.7%、50.0%、11.2%;规上工业企业户均能耗降低0.57万吨标煤。2024年,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8%,比10年前提升30多个百分点。”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文青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私信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孙翠


空气质量预报

1月26日空气质量良
AQI范围74~94
首要污染物PM2.5、PM10
往期推荐:





全文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聚焦数据质量 促进能力提升——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召开2024年度管理评审会议


宁小环资讯播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危害多  
策划:石勇张健
审核:王振坤、唐伟利
发布:沈茜煜

南京生态环境
来吧!让我们在美丽南京的共建共享中,有你的声音和身影、有你的支持和参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