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政务   2025-02-02 11:50   江苏  

SNAKE

它的神奇你知道吗?


它来啦!它来啦!

蛇年如期而至

借此机会

和小编一同踏入蛇类的世界

👇👇👇


南京坐拥山林、湿地与农田

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自然是不少本土蛇类的乐土


南京本土蛇类多样性概况


依据2021—2023年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实际数据,南京目前共记录到本土蛇类16种(详见名录),隶属于6科14属。其中,黑眉锦蛇和王锦蛇属于IUCN濒危种(EN);乌梢蛇、赤链华游蛇和中国水蛇属于IUCN易危种(VU)。


其中,福建竹叶青在南京地区仅记录于溧水区回峰山附近,仅1次记录;钝尾两头蛇近年来仅记录于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约3次目击记录;中国小头蛇主要分布于紫金山和江宁区部分山地。东亚腹链蛇主要分布在宁镇山脉,尤其是汤山区域有较稳定的种群,但由于体型较小,较难发现其踪迹。


宁镇山脉发现江苏蛇类新纪录
——东亚腹链蛇


2022年7-9月,南京农业大学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组在江苏省宁镇山脉的南京汤山(海拔179m)和句容市宝华山(海拔288m)共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标本5号。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基于cty b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均确认其为水游蛇科(Natricidae)东亚腹链蛇属(Hebius)的东亚腹链蛇Hebius vibakari(Boie, 1826),为江苏省蛇类新纪录,也是本种在长江以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

—— 红山动物园中常见蛇类有哪些?——


答:7

赤链蛇(卡通版)

赤链蛇(实物版) 高原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赤链蛇 喜欢在丘陵地带及水域附近活动,黑红相间的环纹是一种醒目的警戒色。(有微毒,虽然不对人类构成威胁但也最好不要招惹它们噢)


发现故事:

每年7、8月份是赤链蛇最活跃的时间,它们只有在夜间才会出没活动。连接北门湖和山林的这段长廊附近是赤链蛇的高发区域,在此还曾观察到赤链蛇捕食蟾蜍的精彩瞬间~


短尾蝮(卡通版)

短尾蝮(实物版) 高原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短尾蝮 是南京地区目前唯一自然分布的毒蛇。短尾蝮尾部短小,拥有土灰的体色和斑驳的花纹,能够很好地在林间隐藏。它们喜欢在山地沟渠及村落草丛附近活动,不过通常只在夜间和凌晨较为活跃。一般不易发现。


发现故事:

短尾蝮在园区大红山区域有过两笔目击记录,均在路边发现。与园区其他游蛇科的蛇类不同,短尾蝮气质上更显“沉稳”,主要依靠伏击捕猎,遇到干扰后通常会盘踞防御。千万别小瞧它们噢~


虎斑颈槽蛇(卡通版)

虎斑颈槽蛇(实物版) 方剑波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虎斑颈槽蛇 在遇到威胁时会抬起脖子,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它们具有毒腺,但并不与牙齿相连,因而毒液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通常喜欢在水草丰茂的湿地周边活动,伺机捕食青蛙、蝌蚪以及小型鱼类。


发现故事:

‍‍‍‍‍‍虎斑颈槽蛇在园区仅有一笔较为古早的记录,地点是在大象馆前的水池区域。

虎斑颈槽蛇较为依赖自然湿地,但由于城区中水系河道硬化以及本土水生生物的缺失,已经很难在城区见到它们了,不过在城郊的水田、鱼塘还是有较高的目击率。

目前在努力尝试改善和修复城市中水体的生态功能,希望能与包括虎斑颈槽蛇在内的本土野生物种共享我们的城市,共筑生态之美。


中国小头蛇(卡通版)

中国小头蛇(实物版) 高原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小头蛇 在园区也有较高的遇见率,它们体背面等距排列十余道黑褐色的菱形横斑,再加上细长的身型,就像一个带着刻度的秤杆,民间俗称:“秤杆蛇”。

它是无毒蛇,主要以爬行动物及鸟类的卵为食,它们长有锋利的“牙齿”,能够割碎蛋壳,吸食蛋液。


发现故事:

夏季是中国小头蛇高发时期,集中在小红山鸟类展区中的鸟蛋吸引小头蛇频繁造访(当然鸟类展区在繁殖季也会严加防范,不能让它轻易得手)。除此之外,不少场馆墙壁上的壁虎卵也是小头蛇觅食的目标~


王锦蛇(卡通版)

王锦蛇(实物版) 图片来源:猫盟CFCA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王锦蛇 是一种大型的无毒蛇,体长可达2.5米以上,因成体头部鳞片有“王”字样的黑纹,故称为“王蛇”。王锦蛇体型大,爬行速度快,攻击性较强,会捕食鼠类、鸟类,也会捕食一些体型较小的蛇类。


发现故事:

王锦蛇在南京野生种群较少,园区2022年曾有一笔目击记录。王锦蛇在受到惊扰时会从肛门腺分泌臭液用作防御。面对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不接触、不伤害才是相处之道~


黑眉锦蛇(卡通版)

黑眉锦蛇(实物版) 邱显淳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黑眉锦蛇 是一种大型的无毒蛇,体长可达2米以上。其眼后有粗大的黑色眉纹,常栖居在人类社区附近,在很多地方被称为“家蛇”,主要捕食鼠类、蛙类等小型动物。


发现故事:

2022年10月的一天,志愿者在本土区两爬小屋的屋檐下竟然发现一条野生的黑眉锦蛇!得益于本土区对于本土生态环境的保育,野生动物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当然也正是有了本土野生动物的参与,才能让自然更加美好。


双斑锦蛇(卡通版)

双斑锦蛇(实物版) 黑宝 摄

不害怕的小伙伴往右滑


双斑锦蛇 与园区其他蛇类相比体型小得多,成体通常只能长到80厘米左右。食性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壁虎、蜥蜴等小型爬行类动物。


发现故事:

双斑锦蛇在园区有两次目击记录,一次是闯进本土区的饲料间偷吃小白鼠,另一次是在动物场馆,饲养员发现时小家伙正在偷吃鸟蛋。蛇类虽然偶尔会对其他动物或者人类社区造成一点儿影响,但绝不应该被贴上“有害”的标签人人喊打。



认识了园区内常见的7种蛇

蛇类真的有那么危险吗?

看“头”能辨毒蛇?

......



“蛇类谣言终结者”

原来我们对蛇误解这么深



说到底

对蛇的害怕多半是因为

我们对它们了解太少

其实一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你会发现蛇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甚至还有点迷人呢!


01

蛇类真的有那么危险?


      实际上,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蛇类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们大都是无毒蛇,威胁性不大。

      本土蛇类通常昼伏夜出,而且很多种群数量并不多,所以遇到蛇的概率并不高。即便遇上了只要不靠近、不惊扰也不会有危险,大多数情况下蛇类会主动规避离开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2

看“头”能辨毒蛇?

民间传闻“三角头的是毒蛇,圆头无毒蛇”

这话乍一听好像有几分道理

那真的是这样吗?


     例如蝰蛇科的物种,它们都是剧毒蛇,它们的脑袋确实是三角状。但大多数游蛇属无毒蛇,脑袋通常也是圆的。但自然界中绝不乏例外,比如无毒的棱颈蛇也是三角头,另外很多剧毒蛇例如银环蛇的三角头也并不明显。因此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掉以轻心,保持距离,不惊扰不伤害才是正确的相处方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3

没有腿,蛇怎么走路?

四种方式任它选择?


     虽然没有四肢,但蛇类依然可以灵活且快速地移动。

     蛇类的腹部长有宽大坚实的矩形鳞片,称为腹鳞,就像坦克的履带,提供强大的抓地力。每一片都对应一节脊椎骨和一对肋骨,由发达的肌肉群带动。爬行时,肌肉带动身体摆动,依靠腹鳞与地面摩擦产生反作用力灵活移动。


     蛇类四种移动方式:蜿蜒运动、直线运动、伸缩运动、侧向运动。


(图源见水印)

蜿蜒式


直线式



伸缩式

侧向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4

野外怎么防蛇?

带一根棍子“打草惊蛇”?


     夏季是蛇类活动最活跃的季节,夜间潮湿的山野灌丛是蛇出没的高发区域。因此,不想与蛇来个“亲密接触”就得减少与它们的时空交集。

     夏季最好不要盲目进入人迹罕至的林地灌丛,徒步时最好带一根棍子“打草惊蛇”,另外夜间出行最好携带照明设备,注意路边沟渠,提前发现,主动规避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05

万一被蛇咬伤怎么办?

“用嘴嘬毒”“断指求生”

你可千万别!!!


     万一被蛇咬伤首先要保持镇定,减少活动,拨打110或120是靠谱的自救方式。

     不要轻信“用嘴嘬毒”、“断指求生”的传言!!!!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认清蛇的形态,最好拍下照片,可以给医院提供准确的针对性治疗依据。


Ps:南京市第一医院是南京市蛇伤救治定点医院:025-52271000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蛇类是如何吞下超大食物的?

蛇类的天敌有哪些?

......

还有许多趣味小知识等你来了解!



南京的本土蛇类正需要我们的保护与关注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

蛇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建立了

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一起探索这些滑溜溜的朋友吧!


附表:南京蛇类名录(2021-2023调查)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1游蛇科Colubridae

1.1.链蛇属Lycodon

(1)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s

1.2.青蛇属Cyclophiops

(2)翠青蛇Cyclophiops major

1.3.小头蛇属Oligodon

(3)中国小头蛇Oligodon chinensis

1.4.滞卵蛇属Oocatochus

(4)红纹滞卵蛇Oocatochus rufodorsatus

1.5.锦蛇属Elaphe

(5)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

(6)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7)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1.6.鼠蛇属Ptyas

(8)乌梢蛇Ptyas dhumnades

2.水游蛇科Natricidae

2.1.颈槽蛇属Rhabdophis

(9)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

2.2.环游蛇属Trimerodytes

(10)赤链华游蛇Trimerodytes annularis

2.3.东亚腹链蛇属Hebius

(11)东亚腹链蛇 Hebius vibakari

3.水蛇科Homalopsidae

3.1.沼蛇属Myrrophis

(12)中国水蛇Myrrophis chinensis

4.剑蛇科Sibynophiidae

4.1.剑蛇属Sibynophis

(13)黑头剑蛇Sibynophis chinensis

5.两头蛇科Calamariidae

5.1.两头蛇属Calamaria

(14)钝尾两头蛇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

6.蝰科Viperidae

6.1.亚洲蝮属Gloydius

(15)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6.2.竹叶青属TrimeresurusViridovipera

(16)福建竹叶青TrimeresurusViridoviperastejnegeri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私信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来源:南京发布

编辑:杨柳
策划:石勇张健
审核:王振坤、唐伟利
发布:陈若琳

南京生态环境
来吧!让我们在美丽南京的共建共享中,有你的声音和身影、有你的支持和参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