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家校社共育30问(中学篇)①

政务   2024-12-14 08:13   山东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这一关键成长阶段,身心均发生巨大变化,亲子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亲子冲突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为帮助家长、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潍坊市家校社共育30问(中学篇)》,内容涵盖中学阶段家庭教育的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手机管理、学习管理等内容,现分期进行展示,供广大家长学习。

今天推出《潍坊市家校社共育30问(中学篇)》之第一期,下面一起来看吧! 


问题1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孩子与家长出现沟通危机,主要原因在于父母。父母始终把孩子当“小孩子”看,板着面孔摆着一副居高临下的“家长”姿态,动辄不是教训就是训斥,看不到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孩子总希望父母能与他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恐惧、压抑、悲伤,而我们做父母的却往往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消息”,或是反感孩子的“唠叨”。长此以往,孩子失望了,把一些“心里话”埋在心底深处。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越来越疏远。

家长与孩子要达到很好的沟通交流,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改变自己: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不仅是沟通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父母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孩子当“人”看待,平等相待;把孩子当作朋友,相互尊重。二是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倾听的气氛”。父母要善于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对孩子们每天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孩子会觉得有种被尊重的感受。三是与孩子“平行交谈”。作为父母,无论你多忙,都应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尽量抽时间与之交谈,交谈时多听听孩子的见解,避开所谓的“冲突”。四是为孩子充当“顾问角色”。父母给孩子建议,重要的并不是急切地提出批评,而是帮助他把事情弄明白。通常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来解决问题。五是给予孩子“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的生活,更不想让父母拖着他走,否则他可能会经常躲避你,从而使隔阂进一步加剧。六是不方便说就写下来。父母可将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听地写下来,把事情、道理写下来,等孩子安静下来,将本子拿给他看,会对他有所启发,对解决一些事情可能会更加有效。七是与孩子一道分享。当你不能确认孩子提供的哪些信息正确时,不管怎样,你都应该像对待一件礼物一样与孩子一起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2
青春期家长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青春期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家庭关系和谐、有良好亲子关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加自信,更加适应社会性发展。

亲子关系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社会人际关系都会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父母成功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父母要想与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点:第一,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做孩子的陪伴者、倾听者,信任和接纳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第二要做情绪稳定的父母,面对开始步入青春期前期的孩子,亲子冲突不可避免,处理冲突时,控制情绪,平等沟通,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和困惑,和孩子共同成长。第三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孩子,多看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发展兴趣和特长,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总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做到彼此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样的关系也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3

孩子不理解父母怎么办?

很多的孩子以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什么事都不能逆他的意愿,以至于对家长的“逆耳忠言”也不以为然,甚至大发雷霆,连声叫嚷爸妈不爱他。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父母的钱可以随便花,时尚消费很正常,既不管家中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和艰辛。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大越厌烦家长的唠叨,越大越不理解家长。孩子不理解父母怎么办呢?

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父母要理解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俯下身子跟孩子交朋友,跟孩子心贴心地交流。只有交流才能达到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为了让孩子理解父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注意交流这样一些内容:一是让孩子多了解自己的父母(生日、爱好、幼时趣闻、健康状况、工作情况等)。在了解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往事,加深孩子对父母成长的了解,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二是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孩子你的困难、辛苦以及工作状况,让孩子去理解你、关心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三是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烦恼和辛苦,晚饭时如果你能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也能了解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会让孩子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认为自己可以替父母分担部分重任,从而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四是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以他人的观点观察问题,这样才能不失偏颇。要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在这个基础上才会理解、关心他人。五是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让孩子也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体会任何事情都不是轻易得到的,必须付出努力,并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4
孩子嫌家长唠叨怎么办?

如果你问孩子,你最烦家长什么?多数孩子都会回答:唠叨。有资料显示,在一项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成了家长的通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作为家长一代,跟子女成长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事物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家长往往不能正视这一点,以老观点、老办法看问题,还把自己奉行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没有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不了解子女在想什么。孩子不听话——家长唠叨——孩子更加不听话——家长更加唠叨,这样就会陷入一个不良循环之中去,“代沟”也越来越深。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唠叨”,做个孩子喜爱的家长呢?

“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孩子们具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多多放开手,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哪怕错了,也能使孩子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以后自然会总结、寻找正确的方法去做。

换位思考。这个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家长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自己的家长当年也这样唠唠叨叨,一句话重复上十几遍,自己会是什么感受。

放下家长所谓权威的“架子”。当您的孩子觉得您“好烦”的时候,不妨坐下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你觉得妈妈(爸爸)哪里烦了?刚才的话是不是只要说一遍就记住了?下次是不是只需要说一次你就能够做到呢?”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变单向的唠叨为家长和子女间双向的对话交流。这不仅能够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为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为了解孩子提供良好的帮助。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5
中学时期孩子不愿意接受家长的管教怎么办?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身心各方面不断发展。尤其,孩子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情绪忽高忽低,行为变化不定,在判断事务时常常毫无把握,容易犯糊涂。他们表现得似乎很自信,或者不和别人讨论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这样来掩盖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希望自己显得知识渊博,城府很深,不愿意让人看出来自己比家长懂得少。许多家长想通过训诫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会使孩子处于戒备状态,他们根本不听你的。决不能小看他们,也不要笑话他们认真对待的事情,特别不要在他们的朋友面前这样做。对孩子尊重,孩子就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家长交换意见。家长不但要对孩子讲话,而且要聆听孩子讲话,这样常常能更多地了解孩子以及他的内心世界。

家长学会变一味管教孩子为主动理解、平等交流。孩子接受的是尊重与理解下的教育,在理解中增进与孩子的感情,才有可能容易与孩子沟通,从而使他由被动的不情愿地接受管教,变为主动听取意见接受教育。

家长克服随意性,双方协商订立必要的规矩。孩子的认识在提高,但心智的不成熟仍使他们显得幼稚。家长与孩子双方一起约定规则并共同遵守,比如做作业与玩的矛盾用规定时间来约定;看电视上网游戏除了时间要求,还可制定严格的内容要求。既是约定就要严格遵守,做到违者该批则批,责罚分明有据。前期与孩子一起监督,最终引导孩子自己管理约束自己。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6
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 可见,同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人际交往的需求愈加强烈,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交往的方式逐渐增多。但是,由于部分孩子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还不够丰富,认知能力也很薄弱。对于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意识和自信心,不善言辞。因此,他们虽然渴望与人交往,但又不会交往,更不善于交往。另一方面,家庭的家长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滞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很少与孩子情感上进行沟通,更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孩子是隔代抚养,造成不少孩子在家中娇生惯养,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一些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甚至家长离异,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孩子与他人交往受阻。

引导孩子交朋友时对朋友用心善待,但不苛求朋友给你同样回报。告诉孩子善待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与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与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你的善只能感染或者淡化别人的恶,但不要奢望根治。当然,偶尔你也会遇上像你一样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为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指明方向。

总的来讲,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接纳不同个性的人,对学习生活中的同伴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沟通。善于倾听别人的心声,同时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让别人了解自己,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相互帮助,自然也就有了朋友。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7
孩子总被别人欺负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学校经常受欺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孩子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遇到问题喜欢退缩,不能积极面对,不懂得寻求外援力量;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明确是非;孩子胆子比较小,害怕遭到报复;被人欺负时,不敢反抗。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孩子常被人欺负的问题。

要找到孩子被欺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看看是那个欺负人的孩子不分青红皂白谁都欺负呢,还是只欺负咱们的孩子。如果是前者,那问题肯定在他人。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沟通对方家长帮助他改正恶习,不但解脱了自己孩子还拯救了别人。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引导孩子思考怎样与这类的同学相处?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当然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孩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引起了别人的误会,解释清楚,矛盾自然也就化解了。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思考问题,不要只是简单地帮助孩子处理问题,而是要指导孩子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总是出面的话,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熟。而且很多高年级的孩子跟家长说起学校的事情时,只是希望有人能倾听和理解,其实他们并不期望家长亲自出面解决问题。

教孩子学会宽容。有时候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自私,只顾自己、不懂得替大人考虑,可是当我们仔细回想起来,我们可能错过了很多最佳的教育时机。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宽容、乐于助人、从正面考虑和解决问题等优秀品质。但是,一些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往往生怕孩子会吃亏。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会变得跟家长一样,其实,孩子的自私都是家长无意中培养出来的。一个积极乐观、宽容豁达的家长,不仅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树立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8
孩子和异性交往过多怎么办?

孩子和异性交往过多大概有以下原因:

对异性的好奇心增强。这种好奇心理既是生理成熟的需要,也是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正常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孩子通过各类媒介看到偶像剧和相亲节目中呈现出的爱情浪漫与神秘,使得他们对异性强烈关注。

成人感增强。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和自主性、独立性的不断提高,中学生有了成人感,也要求别人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尊重他们的感受、意志和人格。异性交往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社会交往。

空虚感增强。一些学生学习遇到压力,或厌学,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他们只好将感情寄托于异性身上;一些成绩优异或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同学容易受到异性倾慕,使得他们容易与异性交往过密;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在与异性的亲密接触中寻找缺失的“爱”。

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异性交往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

家长应该巧妙地运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他们明确性别角色意识,了解性生理、心理,打破蒙昧的神秘感。孩子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会萌发出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之情也可能表现得很强烈,难以控制,但多数也是不稳定、不持久的。所以,对待男女生交往过密的问题,家长要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施以关心和引导,忌不闻不问,同时,也要降低对孩子异性交往的过分敏感,家长应避免大喊大叫,公开揭短,威胁恐吓等有损学生自尊和形象的极端做法,那样会使结果适得其反。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巧妙地利用舆论和同伴间相互牵制,避免其与少数人的过分亲密,减少微环境带来的性刺激强度,促进男女之间交往的健康发展。

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在学习之余,生活不感到空虚。应教育孩子欣赏美,划清美与丑的界限。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其有一个奋斗的方向,陶冶其高尚情操。有了奋斗的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他们会逐渐明白:当一个人学业未成功,经济未独立时,谈情说爱只是人生游戏,缺乏知识含量的“爱”,多是出于本能的冲动,是短暂的、无根基的、不可取的。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9
青春期孩子早恋怎么办?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好奇心等因素下很可能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在对待孩子早恋问题上,如果我们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制止,这样势必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一定要和他们谈心深入的沟通,站在他们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感觉你是他们的朋友。

一方面,我们可以寻找他们早恋背后的原因,有没有缺失家人的关爱,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后,要理性地面对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爱情与友谊之间的界线、伦理道德教育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搭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早恋。为了正确认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如下处理:

家长不要刻意提起,也不要刻意遮掩。学生早恋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早恋并不可怕,也不可耻。这是孩子们成长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正常心理。最恰当的还是要给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引导。怎样去引导呢?家长既不强化早恋,也不丑化早恋。孩子进入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有的会心生爱慕之情。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一些孩子会误将一些爱慕之情当作爱情,家长施加正确引导后,不会像很多家长担心的那样严重。

家长尝试与孩子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家长是孩子早恋的最主要影响人。”很多孩子对异性产生爱慕,甚至发展成早恋,因为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们不会选择和家长诉说,而选择隐瞒家长。同时,孩子对此种感情不甚了解,选择隐瞒之后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处理,由此才会滋生多种隐患。家长要尽力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能够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时候孩子遇到问题才会向家长诉说和寻求帮助。

家长不要惊慌,要顺势引导。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迹象不要惊慌。多数情况下孩子只是对对方有朦胧的好感而已;如果真的恋爱了,你应该委婉地表明你的期望:很多感情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应该在合适的年纪做适合的事情,过早地偷食禁果会对彼此伤害很大。未成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充实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同时,家长要表明你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会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这种信任会让孩子对你感激而不是怨恨;并往往会促使他们开始像一个“大人”一样思考。当然还要给孩子一段时间,如果时间到了,他仍然沉溺于恋爱之中并影响了自身发展,就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孩子进行积极正向引导。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问题10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现在学生绝大多数喜欢网上交流,所以现实生活中,在交往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甚至不愿与人为伍;有的恐惧、孤僻、害羞,缺乏自信,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是非不分,讲哥们义气,甚至还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以致误入歧途。所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家长应该重视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中小学时期是形成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但传统教育重视智育,对孩子为人处世、品德方面培养是欠缺的。教育孩子如何同老师、同学、父母交往,以及将来怎样与同事、领导、爱人、子女交往方面的指导,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有所缺失的。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呢?一是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择友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朋友,向孩子介绍革命先驱谢觉哉在《交朋友中的道理》一文中的忠告:“要交‘益友’,不交‘损友’。”二是鼓励孩子交往,指导孩子学会如何交往,懂得沟通、宽容,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三是培养孩子交往的健康心理,克服自傲、自卑、恐惧、孤独、忌妒等不良心理现象,做到在交往时自信、大胆、大方、合群。四是给孩子交往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社会活动,有机会接触方方面面的人,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另外,要给孩子的交往创造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这些特长就会为他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并会在交往中增强自信心。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五是要告诉孩子一旦与同学产生矛盾,除自己想方设法化解外,还可寻求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不能将矛盾激化。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教育诉求,您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下方“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予以反馈回复。

(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


供稿:家庭教育科

编辑:潍小育


微信号 :wfjyfb
微博名称:潍坊教育发布
潍坊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潍坊教育发布
潍坊教育发布由潍坊市教育局主管运营,将及时发布潍坊教育信息,为公众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