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被誉为退热神品,可如今已被禁用,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美体   2025-01-23 08:35   山东  
自1993年起施行的全面禁止交易、使用犀牛角和虎骨的禁令。该文章仅做中药材科普使用
中医疗热以寒药,寒性药主要是治疗热性疾病的,这是中医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理论的体现。这就好比物理学上的力一样,有了一个向左的力,导致物体不平衡,那么你加一个向右的力,就可以使物体恢复平衡。
下面我们来讲犀角,看它是如何以自身之寒凉去疗人体之壮热的。
犀角这味药最善于治疗心经之热,在寒性药里居首位,一方面是因为它稀有难得,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药效独特。
为什么以前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名贵中成药,在危急重症抢救中大显身手,这和它们里头含有犀角是分不开的。现在犀角禁用了,这些中成药的功效就打了折扣。
李商隐有句诗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我们别小看这些动物,动物也能通灵。
这里说的通灵不是灵异,而是它具有三五岁孩子的智商。像你养的狗,你对它做一些基本的指导,它能明白个大概,而且它会很驯服。
在一本古书《淮南子》中记载“蛤蟹含珠,与月盛衰”。这是说蛤蚌之所以能养蕴珍珠,是因为它们充分吸收了水月精华。在月圆之夜,皓月高悬,风平浪静的海面,一片洁白。蛤蚌的贝壳就会充分舒展打开,对着月亮开合吐纳,充分吸收水月之光,珍珠慢慢地越养越大。
在这种环境下修炼成的天然药品,具有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功用。“犀牛望星”也是这样。犀牛在月朗星稀时,它的独角也会对着北极星,吸收光华。
由于犀牛的角和蛤蚌的珍珠都是向阴之物,能采收水月星华,所以是中药里的寒凉清心之品,能够把心浮气躁、烦热内扰的病症沉降下来,清凉下来。
中医通过这种取象类比,然后再运用于到实践中,收到效果,然后才记载入古籍,成为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现在犀牛被列为世界保护动物,国家禁用犀角,所以药房也买不到了。但我们还是要讲一讲这味药,因为我们讲的是它的药性,你知道了它的药性,你就可以用其他药去代替。现在治疗高热、皮肤血毒,我们常会用水牛角或蚤休、青黛代替犀角。如果血毒亢盛,也会用玳瑁代替。
犀角这味药最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治疗小儿高热引起的神志昏迷。中医认为,温热的邪气,容易逆传心包。心主什么?主神志!所以小儿高热,影响到心经,严重的就会神志昏迷,这是很危险的。
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有条件又懂得一些常规药理的家庭,家里会常备一些犀角,一旦小孩高热不退,百药乏效时,大人们就会拿出一小块犀角,然后用刀锉,刮下一些丝来,泡水给孩子喝。高热很快就退了,心烦躁扰也平静了,这足以证明犀角这味药“解乎心热”的神奇。
但是不是犀角就能够退一切小孩心经热盛高热呢?这就是中医的灵活之处,中医要细察五脏六腑,然后辨明病因在何处。
如果纯粹是心经热甚,当然用犀角。如果小孩有食积,大便秘结不通,肠道堵塞,热势降不下去,这时你用二丑粉或大黄泡水给小孩喝,大便一通,堵在肠道里的热积一撤下去,这样退热的效果反而更彻底。
中医是药药平等,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不是说卖得贵就是好药,更不是说便宜就是贱药。
中医不以药物贵贱论好坏,而以对证与否论优劣。
为什么很多小孩反复发热呢?
这就不是单纯药物退热的问题了,而是要在防病保健层面去考虑。所以父母或者医生们,不要只顾着见病治病,要去想为什么会得病。
如小孩吃了大量煎炸油腻之物,堵塞了胃肠道,因积而发热,积不去,热不退。你不从源头上防微杜渐,那就免不了屡屡打针吃药之苦。
犀角这味药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一般不要说是稀有动物,就是连普通的动物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因为很多植物药都有相同或者更好的效果。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杀生求生,去生更远。一个医家如果有一分慈悲之心,他的医路一定可以走得更开阔。对药草都能够慈悲,更何况接人待物,治病救人。
所以我们学医一定要从细处、从小处来长养我们的慈悲之心。
比如用犀角来清心热,可以用竹叶配石膏代替。用蜈蚣疏通经络,可以用穿破石配丹参代替。只要你病机抓得准,用上去—样有效果。
注: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中草药知识大全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转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