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别名 桑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未、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cm的段或斜片,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嫩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0.5cm,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归经 肝经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桑枝的功效作用与小知识
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寒、热之风湿痹痛皆可用之,尤其适用于上肢风湿热痹引起的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桑枝还略有利水消肿的作用《本草撮要》中记载“桑枝,功专去风湿拘孪,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桃枝洗百遍身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桑枝提取物还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并调节其血脂
桑枝有关的小档案
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桑椹、 桑枝都可入药,由于它多生于山林中或村庄附近,免遭污染与破坏,因此,其药用价值才上升了一个层次。桑枝主产于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桑树属于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嫩枝可入药。
类似药物对比
桑枝、桂枝、木瓜、牛膝均可治疗四肢疼痛,但各有所长。桑枝与桂枝均善于治疗上肢疼痛,但桑枝多用来治疗热证,而桂枝对寒证具有很强的治疗功效:。木瓜与牛膝善于治疗下肢疼痛,木瓜善于治疗拘挛疼痛,牛膝对补益肝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内服常用量为10~30克,外用适量
药膳养生
1.清热利湿
桑枝老鸭汤:老桑枝50克,秦艽30克,老鸭100克,炖熟,调味,喝汤食肉。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红斑狼疮
2.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清利湿热
桑枝鸡:桑枝60克,绿豆30克,鸡肉250克,水适量,清炖至肉熟烂,再加入盐、姜、葱等调味品适量,喝汤食肉。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3.补肝肾,利血脉,祛风湿
桑枝泡酒:新鲜桑椹250克,新鲜桑枝段500克,红糖250克,浸入白酒250毫升中,1个月即可饮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验方精选
①治臂痛: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无时。(《本事方》)
②治水气脚气:桑条二两。炒香,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③治高血压:桑枝、桑叶、茺蔚子各五钱。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睡前洗脚30~40分钟,洗完睡觉。(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双桑降压汤)
④治紫癜风:桑枝十斤(锉),益母草三斤(锉)。上药,以水五斗,慢火煎至五升,滤去渣,入小铛内,熬为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半合。(《圣惠方》桑枝煎)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
在看"吧~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方便中医药人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进步。中草药知识大全准备建立个交流群,如需入群请添加小编微信,注明身份。小编邀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