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既可以当食材吃,也可以当药材,功效是比较多的,在《名医别录》中描述“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麦冬的药用部分为植物的根茎,又由于在地上生长的部分与韭菜非常相像,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经常把它误认为是韭菜。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门冬别名 麦冬、不死药、禹余粮 药用部位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麦冬挖起后,剪下块根,洗净泥土,暴晒3~4天,堆通风处,使其反潮,蒸发水气,约3日,摊开再晒,如此反复2~3次。晒干后,除净须根杂质即可。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40cm,须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形成肉质小块根。叶从生;叶柄鞘状,边缘有薄膜;叶片窄长线形,基部有多数纤维状的老叶残基,叶长15-40cm,宽1.5-4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绿白色并稍扩大。花葶较叶为短,长7-15cm,总状花序穗状,顶生,长3-8cm,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长3-4mm,关节位于中倍以上或近中部;花小,淡紫色,略下垂,花被片6,不展开,披针形,长约5mm,雄蕊6,花药三角状披针形;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长约4mm,基部宽阔,略呈圆锥形。浆果球形,直径5-7mm,早期绿色,成熟后暗蓝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2.沿阶草 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为:花葶通常稍短于中或近等长;花被片在花盛开时多少展开;花柱细长,圆柱形,基部不宽阔。
归经 肺;胃;心经
性味 甘;微苦;寒
注意 虚寒泄泻、湿浊中阴、风寒或寒痰咳喘者均禁服。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汤涂;或鲜品捣汁搽。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1,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麦冬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清热降火,解除内热燥动的不适感。长期食用麦冬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体质。
2,麦冬还具有养胃护肝的功效。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习惯不规律,常常熬夜和暴饮暴食,这些不良习惯对胃和肝脏造成很大的伤害。麦冬含有丰富的胶体物质,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和肝脏细胞,从而增强消化功能和解毒功能。
3,麦冬还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并且压力大,容易患上焦虑、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麦冬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的正常运转,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和改善睡眠质量。
4,麦冬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是现代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给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麦冬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内血管的舒张,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维护心血管健康。
5,麦冬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麦冬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感冒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公众号:中草药知识大全)
麦冬养生药膳推荐
1、麦冬粥:麦冬15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食用。适用于肺燥、干咳、无痰等
2、麦冬饺:猪肉500克,笋50克,切碎。麦冬50克,用水泡涨,切碎加适量蛋清、盐、鸡精、植物油、白糖等,将上述材料混匀做馅,包饺子3.滋阴润肺,清心除烦,化痰
3、麦冬鸭梨汤:麦冬10克,水煎20分钟,留药汁,加入梨1个(切片)冰糖适量,稍煮即可。
麦冬的黄金小搭档
1,枸杞
材料:枸杞子6克、麦冬3克
1、用开水温烫茶杯,沥干水分,以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
2、取出适量的枸杞子、麦冬放入茶杯中;
3、茶杯中倒入沸水5秒后倒出茶汤以润茶,然后再次冲入沸水,盖上杯盖,闷泡约10分钟即可饮用。
2,五味子
材料:花旗参3钱、麦冬5钱、五味子3钱
1、将材料洗净,先将麦冬,五味子用5碗水煮成2碗;2、加入花旗参片,煮5分钟左右即可供饮。
3,菊花
材料:菊花适量、麦冬适量、枸杞适量、蜂蜜适量
1、菊花将菊花、麦冬、枸杞子放进茶壶的滤杯,用水快速冲洗一下;2、把滤杯放进茶壶,加水,用中火烧开;3、把茶倒在杯子里,温度稍凉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匀。
4,大枣
材料:花旗参10g、麦冬15克、大枣4-5克先将大枣去核,与花旗参十克、麦冬十五克用滚水浸泡五至十分钟即可。
5,西洋参
材料:西洋参5克,麦冬10克,北沙参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后滤汁,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添加蜂蜜、冰糖等。
麦冬的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因脾胃虚寒的人群常表现为腹泻、大便搪塞、食欲下降、舌苔淡白等症状,而麦冬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群服用麦冬以后,会加重身体的不适症状
2、外感风寒:外感风寒的人群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头疼、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而麦冬性凉寒,如果服用麦冬,会加重风寒症状
验方精选
①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②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一钱服之。(《圣惠方》麦门冬饮子)
④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苏轼麦门冬汤)
⑤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⑦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⑧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普济方》麦门冬丸)
⑩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⑾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⒀治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辫》玉竹麦门冬汤)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