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的力量 | 在合肥,他们登“门”入“室”挖到好多“宝藏”!

时事   2025-01-11 12:14   安徽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网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忙着接打电话、测试仪器等。“我们的新产品——Lake系列智能网络安全监测仪刚推出就广受市场欢迎,全公司都在为满足客户需求忙碌着。”公司董事长梁新平说。


  网仪科技的技术团队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网络实验室,这是一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团队自主开发了高性能智能网络检测仪,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让这些成果更好地推广应用,2023年底,合肥网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高端网络测试仪和智能网络安全监测仪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合肥网仪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外景(企业供图)

  在科技成果转化初期,由于项目技术难度高、研发投入大,融资不是很顺利。合肥高新区和科大硅谷主动协调对接,帮助企业成功获得一笔千万元的融资,破解了企业发展资金难题。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合肥市科技局、工信局、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梁新平说,“围绕成果转化、政策申报等,合肥市构建了完整的服务流程,并积极地帮助企业寻找产品应用场景,让我深切感受到合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

  合肥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和一条人大代表的建议有关。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张海民一直关注合肥的科技创新发展。2024年初,在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张海民提出《关于充分发挥好省级实验室平台建制化科研优势,助力合肥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

  “目前,合肥有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200余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省级实验室平台建制化科研优势,对于合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张海民表示。

夜色中的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片区。通讯员 宋炎骏 摄


  他建议,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科创驿站等成果孵化机构,要积极对接省级实验室平台,进行科技成果集中培育、孵化和转化操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从点到面的发展模式。

  围绕建议,2024年以来,合肥市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挖掘优质成果,构建了全市“一盘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科技”格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打造全链条、闭环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网仪科技就是合肥市发挥省级实验室平台科研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正积极打造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的全链条转化创新机制。未来,将继续深入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单位捕捉科技成果,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成果评价”环节,合肥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多维度评价科技成果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在“成果应用”环节,合肥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在“成果转化”环节,合肥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重大原创成果快速转化。

2024中国(合肥)场景创新生态大会现场

  不久前,市种子基金完成对安徽中科禾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出资,标志着市种子基金投资项目正式突破100家。这100家企业中,超九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24年,我们不仅获评了合肥市‘三新’‘三首’产品,还实现了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梁新平欣喜地说,成立一年多来,企业员工从3个人增加到40多人,建立了业界先进的软、硬件架构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不止是网仪科技,在合肥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合肥的“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合肥对科技的重视有目共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非常亮眼。”张海民表示,今年将继续为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发声,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省级实验室平台合作,共享科研设备、共培专业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代敏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董媛康
一审 | 吴青培  董媛康;二审 | 束芳;三审 | 叶琳玲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