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件议案
催生两公里充电服务圈
1月7日中午,出租车司机项师傅忙碌了一上午,来到位于习友路与芙蓉路交口的福充综合能源站为汽车充电。
福充综合能源站里,新能源车辆络绎不绝,不少车主一边等待充电一边在大厅休息。这是一座2024年7月投入使用的花园式充电站,站内有鱼塘、凉亭、散步道等休闲娱乐场所,配备了130个120kW快充终端设备、2个先进的800V液冷超充设备终端,可满足132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
位于习友路与芙蓉路交口的福充综合能源站。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这里的充电桩都是快充,一个小时就能充满电,中午刚好休整一下。”项师傅告诉记者,充电站早上8点到下午3点的充电价格是0.72元每度,价格合理,而且设置了司机休息大厅和餐厅,自己经常过来充电。
“体验了一把这里的超充,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充满电了,速度还挺快。”市民刘扬说,这个充电站配套设施比较齐全,24小时自助洗车设备、休息室、餐饮超市、卫生间、淋浴室等,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充电桩上方还设有雨棚,下雨天也不怕淋雨。
“要说合肥新能源充电站的变化,我可有发言权了!”项师傅笑着说,自己在合肥开了10年出租车,“现在,在合肥充电越来越方便了!”如今在合肥市区,不论开到哪里,周围两公里半径内都能找到充电的地方。特别是2024年,明显感觉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越来越多,有些充电站还配备了司机休息室、餐厅等,为大家充电提供了很多便利。
合肥新站高新区学林公园充电站。通讯员 张敏 摄
项师傅经历的这些变化,源于一件人大代表的议案。
2024年初,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余成昌领衔提出《关于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的议案》。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公共充电设施的数量也要跟上来。”余成昌说,针对公共充电设施少、充电不方便等问题,他和代表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专项规划,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
根据代表们提出的建议,2024年以来,市工信局会同相关单位,分场景加快推动充电设施建设,持续化解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市工信局汽车产业处副处长樊兴龙告诉记者,在居民小区,我市推动新建住宅项目固定停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事项。
在公共区域,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成立市属国资公司推动既有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应建尽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新增各类充电设施超过7.7万台,其中公用充电设施超过6400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3.2倍。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25.2万台,车桩比约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基本建成城区两公里充电服务圈。
在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一直是个“难题”。为此,我市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下乡工作,加快乡、村两级充电设施布局。樊兴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用充电设施已覆盖四县一市的75个乡镇。肥西、长丰两县实现了新能源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我的家乡肥西县,每个乡镇都安装了新能源充电桩,今年过年,乡亲们回家充电将会更加方便。”项师傅表示,当然,目前充电桩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希望以后能够增加。
樊兴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办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这件民生实事,推动充电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用,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充电服务,助力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