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促发展】化隆拉面续写新故事

文摘   2024-11-14 20:02   青海  


图为拉面匠人韩玉龙正在展示拉面绝活。

化隆籍拉面店已达1.8万家、拉面从业人员达11.3万人、拉面店遍及全国337个城市和16个国家、其中在省外经营拉面店10年以上的达2040家、经营5年以上的拉面店达9009家、化隆拉面产业经营性年收入鼎盛期达到140亿元……

从最初的“一碗面”到如今的拉面产业化,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产业在经过4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后,闯出了“群众首创、政府扶持、市场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一碗面拉出了好“钱”景,在新时代续写出了新故事。

从传统手艺到创新发展

100克的面团,经拉面匠人韩玉龙揉、抟、抻、拉后化作缕缕“银丝”,直径2毫米的针孔,可以穿过46根。从业26年,韩玉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海高原工匠”等荣誉。

见到韩玉龙时,他正在向观众展示这碗上过央视的拉面绝活,只见他双手上下翻飞,100克的面团化作缕缕“银丝”,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韩玉龙是土生土长的化隆人,这里平均海拔超过2600米,“八山一水一分川”,自然环境恶劣。上世纪80年代起,凭着拉面手艺,当地人成批赶赴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地开办拉面馆,一碗面成了“脱贫面”“致富面”,韩玉龙也不例外。

18岁那年,韩玉龙来到厦门市一家拉面馆打工。洗菜、刷碗、跑堂,店里的工作韩玉龙干了个遍,他还是最想成为一名拉面师傅。于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就帮着做些和面、揉面等体力活,最重要的是,韩玉龙一直不断地锤炼拉面的相关手法技艺。

2011年,韩玉龙回到家乡继续钻研正宗的化隆拉面,参加各种拉面比赛,将一项项荣誉带回家中。如今,韩玉龙早已从各项拉面的参赛选手转变为赛事评委,他拉的面早已走向了世界各地,包括迪拜、埃及、俄罗斯等国家。

2021年,他牵头成立了“韩玉龙拉面创新工作室”,并和成员们一起研制出了水果面、黑枸杞面等创新产品。

化隆拉面是一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面”,由一碗拉面带动的化隆五大餐饮产业群基本形成,涌现出的“全国劳模”“广州好人”“青海高原工匠”等典型人物多达5000余人,越来越多的“最美拉面人”在各大城市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大放光彩。

近年来,化隆县按照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上打造“青海拉面 化隆样本”的要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化隆拉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小康面”和“振兴面”。

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建国介绍,就脱贫攻坚层面讲,化隆拉面就是一碗引领群众创业脱贫的“致富面”,拉面产业创造的收入占到全县劳务总收入的70%,拉面产业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

就社会治理层面讲,化隆拉面又是一碗促进全县社会稳定的“和谐面”,通过拉面产业,11万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安居乐业,大批群众跳出农门、迈进城门、跨出国门,视野更加开阔,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为“平安化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贫困村到“老板村”的蝶变

全村62%的人家都在开拉面店,114家拉面店遍布全国11个省市区,一年收入达到2600万元以上……在化隆县谢家滩乡,窑隆村无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拉面村”。

2000年,窑隆村村民马进海来到老乡在江苏省苏州市开的拉面店当跑堂,一年后,他不仅学会了拉拉面的手艺,还在当地开起了自己的拉面店,成为窑隆村第一位拉面店老板。

随着快餐市场的迅速发展,拉面产业逐渐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近年来,窑隆村村民抓住商机,亲帮亲、邻帮邻,先在拉面店当跑堂,后开拉面店当老板,越来越多的人外出从事拉面产业,村里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红火,依托拉面走出了一条致富发展之路。

目前,全村有96户村民在从事拉面产业,占全村户数的62%,拉面店遍布山东、内蒙古、江苏、广东等11个省市区,从业人数有376人,其中25户脱贫户中的16户在经营拉面店,从业人员有39人。

2023年,窑隆村拉面产业年收入在26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拉面产业已成为村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

数据显示,现在化隆县无论是在本县城还是在外地,平均每个拉面店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一个面匠年工资性收入达7万元,一个跑堂年工资性收入达4万元左右,在劳务经济的带动下,化隆县内涌现出了一批“拉面村”“轿车村”“老板村”和“小康村”。

就乡村治理层面讲,化隆拉面又是一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振兴面”,拉面经济返乡人士创业涉及23个行业,在全县开办的公司、合作社达1500个,实现年产值8.6亿元,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化隆县积极发展拉面产业,创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发展过程中对转移就业、精准脱贫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化隆县“拉面村”达213个,与2016年的152个相比增加了61个。

拉面务工人员更是占全县转移就业人数12.8万人的86%,群众与拉面相关产业创造的收入占到劳务总收入的70%,其中,通过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首创模式,共实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963人次,带动2600多户9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可持续性脱贫。

政策发力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我们希望在外的拉面创业成功者能够返乡创办企业,为拉面品牌的提升发挥他们的作用。”马建国说。

近年来,化隆拉面促进了返乡创业新格局,拉面创业成功者返乡创办的企业目前达到了462家,吸纳就业6786人,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5.7亿元,务工人员年收入3.1亿元,涉及餐饮服务、牛羊肉冷藏配送、建筑建材、牛羊育肥等23个行业,逐渐形成了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粗变精并作为龙头带动周边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更好地服务拉面产业发展,加强拉面行业广大流动党员的跟踪管理和教育引导,2021年8月,化隆县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拉面行业综合党委,并在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设立了1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引导11.3万化隆拉面人诚信经营、主动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管理,切实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拉面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为使拉面经济发展势态在高度上能吸收更多行内人才融合发展,在宽度上能集合更多行外力量集约发展,形成拉面产业提档升级速率叠加、品牌拓展速度增效,2023年5月,化隆县拉面品牌促进协会成立。截至目前,在华中、华北、华南、华西、华东地区共有会长1名、副会长20名、理事52名,会员361名,对拉面行业自律、拉面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化隆县还组建了拉面优秀人才信息库,不断加大对拉面产业的金融政策扶持,将个人信用“拉面贷款”额度从10万元调整到50万元,将铺面租赁、面粉、牛羊肉、调料、碗具购买等上下游业务全部纳入金融服务范围,向全国化隆籍拉面产业上下游食材供应商提供30万元至100万元贷款,以此打造拉面产业链 “一条龙”金融服务。

据悉,截至2023年底,金融部门累计投放“拉面经济”贷款20亿元,今年化隆县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前三季度各商业银行累计为拉面产业发放3.7亿元贷款。

马建国表示,今后化隆县将继续推动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实施“一镇一园一网一店一路一人”六大工程,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模式,初步建立全国拉面店“中央大厨房”,持续做好品牌建设工作,促进县域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同时,继续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上积极打造“化隆样板”。


 监制 | 李玉峰

 责编 | 张玉忠

 审核 | 鲁永军 李生乾

 编辑 | 桑杰吉

 邮箱丨hualongrongmei@163.com

 来源丨海东日报

化隆融媒
新型主流媒体,讲述化隆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