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村种了50年的绿叶菜如今换样了

文摘   2025-01-15 13:37   辽宁  

一号棚种水果柿子,二号棚里是“红颜”草莓,三号棚种五彩西瓜,四号棚里是各种蔬菜……1月12日,记者在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民主村采访时看到,9栋村集体大棚里分别种了不同品种的蔬果,甚至还有一棵无花果树。

村党支部书记丁洪磊一边给西红柿整枝打杈一边笑着说:“这些大棚是专门用来搞试验的,一棚一品,看看哪些蔬菜水果适合在我们村安家!”

民主村是棚菜村,50多年前就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芹菜、韭菜等。全村有500余个大棚,一年四季都产绿叶菜,有“阜新市菜篮子”的美誉。

虽然起步早,民主村的发展却后劲不足。丁洪磊坦言,50多年来,村里的种植品种从未更新。现在市场需求多元,可民主村的蔬菜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效益低,没摸到农业高质高效的门槛。

更让人纠结的是,村民种惯了绿叶菜,不愿也不敢另起炉灶试种新品种,即便市场菜价时有波动,收入不稳定,也一直维持现状。

市场竞争,不进则退,慢亦是退,若不改变,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怎么办?丁洪磊瞄准了村里的一块空地,也就是目前这9栋大棚所在地,采取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的方式,试种各种新品种。

“我们尝试种植了普通柿子、水果柿子、草莓、葡萄、大樱桃、五彩西瓜等,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丁洪磊说,这个过程既是筛选适合当地种植品种的过程,也是帮各家各户“试错”的过程,毕竟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这方水土。

问及失败案例,丁洪磊毫不避讳:大樱桃最早被淘汰出局,因为投资大、不好管理,不适合在民主村推广。五彩西瓜喜欢温度高的环境,春夏秋三季长得好,冬天不适合种。

这种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民主村找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潜力股”——西红柿,其种植效益比绿叶菜高30%至50%。村民看到试验棚里的西红柿长得好,一半种植户开始效仿。

“我家有8栋大棚,原来都种绿叶菜,现在全部改种西红柿了,每年能增收4万元。”村民陈亮看到记者,主动打开话匣子,“大棚还是那些大棚,亩收益却原地升级,多亏了咱村书记用试验棚给大伙儿‘打样’!”

“村里人种了50多年的绿叶菜,没想到现在改种西红柿了,将来咱还会改种别的品种。”在自家大棚里忙完,准备回家时路过试验棚的村民王海江凑过来说,“小小的西红柿,让我种地的思路都开阔了。”

西红柿成了民主村的“明星”,如今,全村每年西红柿产量达60余万斤,销往阜新市各大商超,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每年给村民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收入。

试验仍在继续。“马上要试种郁金香、百合,看看我们这儿能不能让鲜花盛放!”丁洪磊已经做好了今年的计划。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李越

“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是辽宁省涉农政策、行业要闻、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的微信发布平台。适应新形势,打造新媒体,平台致力于通过全面翔实的信息发布,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敬请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三农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垂阅“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投稿电话:024-26111078

邮箱:lnnync@sina.com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王春蕾

         王传岐

审核:关玲玲

终审:由振宇

往    期    回    顾:


  1.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走出一条有辽宁特色的农业强省之路

  2. 【辽宁卫视】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夯实决战决胜“压舱石”

  3. 两部门印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管理导则》

  4. 我厅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年度总结汇报会议

  5.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答问



辽宁农业农村
辽宁农业农村政策、技术、服务及发展成果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