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文摘   2025-01-14 13:27   辽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和中央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项部署要求,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

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指导意见》提出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加强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部署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等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30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的目标及关键实施路径。《指导意见》的实施将会持续推动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快推进绿色增粮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稳粮保供、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以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进增产与增效、生产与生态的协调统一。自2015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科学使用处置、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重大行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耕地有机质提升工作方案》《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我国化肥用量降低16%,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绿色转型持续向好。

当前,我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下人地、人粮矛盾依然突出,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亟待绿色转型。研究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超过41%,较欧美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增效,在保证作物产量持续提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排放,仍然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指导意见》围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需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前提,以增产增效并重为核心路径,以生产生态协调为根本目标。重点强化以下四方面工作:



01

加强绿色高产高效科技创新,构建生产与生态协同的绿色增粮技术体系

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仍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刚性需要。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约1.4亿~1.6亿吨,大豆对外依赖度超过80%。预计到2035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8.95亿吨,因此,创新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是新时期绿色发展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大面积绿色增粮的重要命题。

目前,全国共有“吨粮田”1.25亿亩,生产全国近1/5的粮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主战场”。然而,与高产潜力和国际高产水平相比,我们仍有50%~60%的增产空间,投入品减量增效潜力同样巨大。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在河北省曲周县中低产盐碱地上首次大面积实现“绿色吨半粮”,千亩示范基地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亩产达1.52吨,较全县平均增产42%、增效40%,减排46%,节水30%,亩节本增收795元,充分展示绿色增粮的潜力。

整装化精准技术集成是绿色增粮的关键,该模式集成创新“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四密一稀’浅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涵盖绿色高产品种、卫星导航精量播种、秸秆深翻还田、绿色智能肥料、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加强精准化技术整体创新,是协同推进粮食安全与投入品减量增效的重要前提。

02

强化绿色投入品创新,为农业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也是投入品减量增效的关键。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能稳居全球首位,由依赖进口到出口国际市场,但化肥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数量型扩张,原创性技术少,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导致我国化肥工业远不能满足既增产又环保的战略需要。据估计,目前我国肥料研发投入仅为化肥产值的万分之一,远低于衰退产业的阈值(0.5%),致使化肥领域近20年没有引领性、革命性的核心技术创新,能精准控制养分释放的新型稳定性肥料、缓控释型肥料市场份额不足百分之十。因此,强化科技创新,开发新型绿色智能投入品,是以投入品减量增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投入品绿色化生产水平。推动肥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资源全量利用、清洁生产与低耗低排,减少能源消耗、资源浪费,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二是强化养分精准配伍,注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养分均衡与协同供应;三是促进养分精准释放,通过新材料、新物质和新微生物的创制与挖掘,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辅助设计新配方,匹配作物生物感知、根肥互馈与环境应答、精准释放机制,实现肥料供应与作物需求时空匹配。

03

注重资源节约循环,推进农业全链条绿色转型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消费全链条,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农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食物消费全链条衔接程度差,资源循环利用不够,浪费损失比例偏高,全链条氮磷利用率不足20%,资源节约潜力巨大。重点应着力:一是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国全年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资源量约40亿吨,养分资源丰富,是化肥等投入品的重要补充;二是加强全产业链匹配减损。推进种养结合、种养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精准匹配,减少产业链供需错位浪费,降低农产品收获损失;三是加强膳食优化与消费节约。强化宣传引导,优化膳食结构,减少食物浪费,从需求端减少资源浪费。

04

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建设,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绿色发展不仅面临着观念更新、理论和技术创新,而且急需政策和人才等一系列有力支撑。传统农业科研那种“从研究到发展”的科研范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协同、多界面互作、多系统融合、全产业链提升、全域落地实现”的新需求。必须在产业发展实战场景中创新“在发展中做研究”“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的新范式。尤其要以粮食安全与投入品减量增效协同实现的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主产区绿色增粮实战场景为创新环境和平台,以科技小院“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共振、迭代升级的体制机制,培养高水平人才,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福锁

“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是辽宁省涉农政策、行业要闻、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的微信发布平台。适应新形势,打造新媒体,平台致力于通过全面翔实的信息发布,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敬请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三农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垂阅“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投稿电话:024-26111078

邮箱:lnnync@sina.com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王春蕾

         王传岐

审核:关玲玲

终审:由振宇

往    期    回    顾:


  1.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走出一条有辽宁特色的农业强省之路

  2. 【辽宁卫视】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夯实决战决胜“压舱石”

  3. 两部门印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管理导则》

  4. 我厅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年度总结汇报会议

  5.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答问


辽宁农业农村
辽宁农业农村政策、技术、服务及发展成果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