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初开始,水飞蓟陆续进入开花期,连片的紫色成为盘锦市盘山县特有的迷人风景。从3月开始播种,经过120天左右的生长,成熟后的水飞蓟苞片枯黄卷曲、顶部白毛微张,即进入采收期。
“我们的水飞蓟种植是全程机械化,播种时将化肥和种子充分搅拌,一起放进播种机里,采收时割晒机、联合收割机和整地机齐齐上阵。”盘山县高升街道后屯村水飞蓟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盘山县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与丰瑞天成签订协议。每年第一茬种水飞蓟,根据气候条件,水飞蓟收获后还能种一茬大豆或玉米。
目前盘锦市水飞蓟种植面积约为1万亩,吴长军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水飞蓟亩产约250斤左右,市场收购价平均每斤6~7元,刨除种子、肥料等各种支出,种植户每亩净收入能达到550元。而且水飞蓟种植省心,只要选好种子,按照标准种植技术去种植,最后验收时容重、色度、水分等符合我们采购的标准,就能顺利销售。”
“以市场价格计算,水飞蓟和大豆的组合销售能为农户带来更可观的收入。目前大豆市场价格为每斤1.8元,大豆产量稳定在每亩270斤左右,每亩土地因轮作项目补贴可达109元,同时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453元。刨除种子、肥料等各种支出大豆每亩因轮作项目补贴和生产者补贴收益可达850元,每亩土地因水飞蓟和大豆轮作带来的纯收益可达1400元,比单纯种植玉米提高收入500元。这样调整种植结构后,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市一般耕地玉米14.8万亩,都可以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宁思向记者介绍。以后端产业发展带动前端种植规模,不仅能够有效破解加工原材料不足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水飞蓟能够成为一项富民产业,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让当地农户的“钱袋子”更鼓一点,“生人勿近”的外表下,开出的是紫色“致富花”。
为了进一步培育壮大水飞蓟这一特色产业,近年来,盘锦市注重引导支持水飞蓟企业协同发展,建设水飞蓟产业孵化园,集聚了多家水飞蓟素加工企业。目前,该市6家水飞蓟生产企业中,有3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水飞蓟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年加工量2.6万吨,水飞蓟素年产量1300吨,占全世界产量的90%。
吴长军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盘锦水飞蓟产业协会的会长。2024年,盘锦水飞蓟产业协会成立以来,从种子培育、原料统购,到技术研发升级和推广,再到副产品深加工研发、国内国际市场开发服务等各个方面,盘锦水飞蓟产业链上的每个主体,已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了行业协会后,我们能够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信息共享,各企业之间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增强了合作的稳定性,对整个盘锦水飞蓟行业开拓国内市场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吴长军说。
俗话说,“家里有了梧桐树,不愁招不来金凤凰。”为了抓住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机会,盘锦积极制定产业园招商计划,结合本地水飞蓟产业特点、资源条件,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支撑作用,重点吸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就业带动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落地发展,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建立水飞蓟终端产品产业园。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升级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并推动建立集中对外采购议价机制、多企业联合种植机制,实现降本增效,鼓励企业制定行业标准、产品标准,使盘锦水飞蓟在产业专、精、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是辽宁省涉农政策、行业要闻、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的微信发布平台。适应新形势,打造新媒体,平台致力于通过全面翔实的信息发布,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敬请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三农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垂阅“辽宁农业农村”公众号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投稿电话:024-26111078
邮箱:lnnync@sina.com
编辑:王春蕾
王传岐
审核:关玲玲
终审:由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