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广如作品欣赏

旅行   2025-02-05 00:00   山东  
~玉雕大师及其作品~
      《yesleng珠宝百科》的一贯目标:
让专业者有资材可查;
让初学者有教材可学;
让贸易者有营养可汲;
让爱好者有精品可赏。
 -您的关注与转发对我们很重要-
     袁广如(1941-2021),北京人,原籍河北省安新县,北京工艺美术特级大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个人简介

       袁广如作为京派玉雕第一人,从17岁与玉雕结缘,风风雨雨60年,任凭世事变迁,凭着对玉雕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他从不敢懈怠一分一毫,苦炼玉雕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绩卓然,享誉内外。其创作的玉雕作品先后获得过天工奖、百花奖等重要荣誉。作为“燕京八绝”传承人,谱写着一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传奇人生。

镶金嵌宝石墨玉子料大瓶

       1958年3月9参加第一石刻生产合作社,拜石刻老艺人原福亭为师,学习石刻雕刻技艺,后合并北京玉器厂学习玉雕,在学习玉雕的期间,曾受到连继增、王树森等老艺人的指点,研究学习玉器的设计与雕刻用料的技艺。

      1986年调至北京宣武区玉器厂从事设计,1996年任北京玉德元玉器有限公司总设计师。1998年创作白玉籽料《陶朱聚宝》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收藏。2004年6月25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工艺雕刻高级技师。2005年3月由市政府认定为北京工艺美术二级大师。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袁广如大师的“袁氏玉器”立派认定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文博界、工艺美术界三十余位专家领导学者大师到场,就袁广如大师的艺术、以及建立在宫廷玉雕、京派玉雕基础上,形成了袁氏玉器雕刻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予了肯定,特别对于袁广如大师对于玉雕理论的发现上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

个人荣誉

《万象更新》

•1983年设计制作青金石《万象更新》获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1998年创作白玉籽料《陶朱聚宝》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收藏

•2005年创作白玉《携琴访友》由中国•玉石学会评为“天工奖”优秀作品

《夜游赤壁》

•2005年玛瑙《夜游赤壁》获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银奖

•2006年《夜游赤壁》荣获百花“玉缘杯”金奖

玉雕特色与理念

       袁广如大师以独创“袁氏玉器”而闻名于世,一生醉心于玉雕创作,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礼仪用玉的设计和制作。袁广如大师一生刀耕不辍,凭借其深湛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袁氏玉雕理念,许多作品已有冠古之神韵。代表作品《万象更新》《夜游赤壁》《携琴访友》

作品赏析

《怀素书蕉》

《松下问童子》

白玉籽料《携琴访友笔筒》

《竹林七贤》

白玉《天地人和》大山子

 2007年创作重达17吨 高约四米

白玉籽料《仿痕都斯坦六角瓶》


青玉山子《大道之行》

青金石《和合二仙》

       作品采用上等的青金石制作而成,运用圆雕、透雕、随行雕技法等。和合二仙是指寒山和拾德,两位都是唐代的高僧,后来演变为古代的神仙。他们手中一人执荷花,一人捧盒,盒盖稍微掀起,内有一群蝙蝠,从盒内飞出。“荷”与“和”、“盒”与“合”同音,取和谐好合之意,象征宽容、合作。

青金石《达摩一苇渡江》

       作品运用圆雕、随行雕技法等,描述了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达摩祖师本着弘扬无上佛法的信念,轻简渡海(江)而来。达摩祖师提倡修行以明心见性为本,抛弃纷繁琐碎、虚华艳丽的方便手段,直达核心,犹如芦苇一般轻飘不显眼,却能让人渡过轮回之江(海)。

碧玉薄胎大碗

      作品由整块上等新疆碧玉精雕而成,花纹精美,寓意代表代代相连、聚宝之意。

碧玉薄胎观音瓶

      作品为上等的新疆碧玉,纹饰典雅、器型规整大方,整个大瓶的重量不到两市斤,足见工艺。

和合薄胎玉壶

      作品配套四只薄胎玉杯,杯形朴而不俗,珠圆玉润,壶杯相携,如众星捧月,气势恢宏,意蕴悠长。“和合”来源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取“和谐、融合、合作”之意。

翡翠《冠上加冠》

      作品运用圆雕、透雕、随行雕技法等。作品描绘出假山石畔鸡冠花丛中两只蝈蝈正在嬉戏的自然生趣,寓意假山石坚毅果敢、鸡冠花富贵荣华、蝈蝈是丰收、和谐与吉祥的“灵虫”。作品有美好祝福的寓意。

翡翠《三秋岁寒三友笔筒》

      作品采用上好翡翠制作而成,运用圆雕、透雕、随行雕技法等。松、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翡翠三秋喜上眉梢笔洗

       作品运用圆雕、随行雕技法等。作品寓意中国民间多以喜鹊喻喜庆之事,鹊能报喜,故称喜鹊或报喜鸟,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故又作“喜上眉梢”,描述人逢喜事,神情洋溢,喜上眉梢、双喜临门。

俏色玛瑙 《橘中二叟》

      作品运用圆雕、随行雕技法等。利用玛瑙纯白瑙心,雕琢了两位正在石桌前攀谈的老者,外侧的红色雕琢为橘树与橘子,将二人包裹其中。寓意着以小看大小空间大智慧,又代表着吉祥如意、如意传承。

《松石罗汉》

      作品运用圆雕、透雕、随行雕技法等。慈祥的罗汉安坐在神龟之上,踏浪而来祥云缭绕,送福人间。

白玉福至心灵如意

      作品主题为一株灵芝为主,数芝小灵芝在其四周环绕,其中还有几颗石榴衬托其中。寓意生生不息、如意绵长、子孙昌盛。

天然水晶太平有象《大瓶》

      作品采用上等的水晶石制作而成,器型稳重而大方、庄重而优雅,两条赤龙为耳,下浮雕二龙戏珠纹饰,上配有宝象为盖。大瓶寓意太平、平安和谐,配以象盖寓意为太平之象,太平景象,和谐美好。

       此藏品袁广如款和田青玉“三希堂宝玺传世双绝”,其中葫芦形三希堂宝玺,印面呈葫芦形,以阳文篆刻三希堂,运刀硬朗遒劲,笔势舒畅寓意福禄,尽合乾隆之风;反面印纽上圆雕三只螭龙,身躯盘旋,龙首微昂,踞于印上形象逼真,刀法运用灵活,技艺极为精湛;背脊凹凸分明,立体感极强,予人威严大气稳重肃穆之感。三希堂精鉴玺组玺,则是二方一组,其中“三希堂精鉴玺”为纽长方形玺,“宜子孙”则为瓦纽方形玺。二玺共贮于紫檀木圭璧式匣内。正是袁广如大师在进行大量研究、反复试验雕琢以及所绘制的创作手稿基础上,并在其子袁霖和其弟子陈江两位玉雕大师的共同努力下,《三希堂宝玺传世双绝》雕创成功。这件作品,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玉雕技术最高的“乾隆玉工”,而且使原文物以前所未有的艺术再创新形式呈现出了当代玉石雕工之典范,真正做到方寸之间,尽显工艺美术的冠古绝今之美,作品《三希堂宝玺传世双绝》完美再现了宝玺文物精妙绝伦的玉雕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了京派玉雕庄重大方、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宫廷玉雕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又臻品力作,抒写了当代工艺美术史上的又一佳话。
 《送子观音翡翠摆件》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送子观音翡翠摆件》的用料极为讲究,选用了上乘的翡翠原料,使得整件作品呈现出温润细腻的质感。在雕刻技法上,袁广如大师运用了精湛的线条刻画和色彩搭配,使得观音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正在为众生带来慈悲和庇护。观音的面容慈祥而庄严,身姿优雅而端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大师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此外,《送子观音翡翠摆件》在造型设计上也非常独特。观音的形象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摆件的整体结构中,使得整件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又充满了艺术美感。同时,摆件还巧妙地运用了俏色技巧,使得翡翠的天然色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展现,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师名言录

       创新与传承相辅相成,创新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积淀的基础上进行,他一直强调,玉雕作品一定要有历史,有故事,而且传统的历史和故事都是富含吉祥和祝福的,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而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当前宫廷玉雕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很多人还不完全了解宫廷玉雕的艺术美感。而且玉雕需求也开始多样化,真正传统的玉雕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做的话,这门技艺就会消失,那以后人也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几千年的历史的宫廷玉雕了”

                                            -袁广如


yesleng珠宝百科
当你真正的了解了玉文化,就看不上国外那些奢侈品了,这就是民族自信。(联络添加:yesleng)
 最新文章